只有心理医生知道
亲爱的五点读书会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晓云。今天带给大家的一半书叫《只有心理医生知道》,这本书的英文名字叫《Letters to a Young Therapist》,中文翻译其实有些误导。
本书的作者是哈佛心理学教授、美国家庭治疗方面权威专家玛丽·皮弗(Mary Pipher)。
作者以书信的方式来总结自己对于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解和感悟。仿佛是一位智慧的前辈以一种谦卑和平和的口吻,娓娓道来,真诚地,毫无保留地,把她在个人生涯和职业生涯中得到的最宝贵的财富分享给他人。这本书不仅适合心理工作者,它适合所有人。
作者一共写了27封信,对人生,心理治疗的各方个面提出一些她的见解。在这里我简要介绍一下一些最触动我的一些章节。
第1封信 成长之路一步一个脚印
在这里作者回顾了她的人生。回顾自己的来时路,可以帮助你更了解自己;而了解自己,也有助于你的人生和工作。
第4封信 抨击家庭并不能解决问题
所有小孩对父母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怨恨,没有人觉得自己被父母真正了解。
家庭或许是一种不完美的制度,但是它也是我们的生命意义、人际关系和人生快乐的最大来源。当我们把个案和他的家人隔绝时,我们便承担了很大的责任,如果我们剥夺了他们对家庭的信念,那我们拿什么来取代家庭呢?倘若我们连自己的家人都不相信,那么我们还能相信什么人呢?
“找一个家族成员好好去爱,即便他只是一个搬了两次家、行踪不明的远房表兄,你还是要找到他,和他建立家人关系,每个人都需要亲人嘛!”
第5封信 心理治疗没有捷径
美好的中庸之道:
建议感情冲动的人在行动之前深思熟虑,鼓励做事瞻前顾后的个案积极采取行动;试着帮助自私成性的人多为别人着想,劝导习惯自我牺牲的人对自己好一点...
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想要向上的潜力,只要有人肯花时间帮助我们把它们发掘出来,并加以灌溉,它便能开花结果。
第7封信 痛苦洗礼下的成长
如果你分分秒秒地盯着这个世界,你会发现你周围有一大堆痛苦的事物。
不幸的遭遇固然能带来巨大的伤痛,且能永远改变一个人,但事情也不全然都是坏的,也有好的一面。这个世界上多数的疯狂行径——暴力、吸毒和狂热的宗教活动,都因逃避痛苦而生
唯一比痛苦更糟糕的事是,对痛苦毫无感觉。健康的人会面对痛苦,感到伤心时就大哭一场,生气时心里也清楚自己陷在愤怒的情绪中,他们不会假装自己只有一种情绪,他们会观察和描述自己的情感变化,也不加以评判。
“人生还是要过下去!”
第10封信 忍耐是一种美德吗
人类大抵会碰到三种问题:可以靠信息和付出努力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多花点心思和技巧来解决的问题;以及可能永远无解的问题。
面对第一类问题,心理医生可以扮演激励者的角色。
对于第二类问题,心理医生可以从局外人的角度来提供建议,例如,“每次你忍受不了、想要放纵自己时,也许可以放点肖邦的音乐来听,并冥想神游世界上每个你想去的国家”
当碰到第三类问题时,那就只剩下培养耐力了。真正碰到无望的情况时,最好的方法是回避问题本身,谈谈其他事情。
“我们要有坦然接受我们无力改变之事,以及勇于改变我们力所能及之事的勇气,还要有分辨二者差异的智慧。”
第11封信 在人生路上多关爱自己
心理医生要照顾好自己,也可以说是把教给个案的那一套道理先去身体力行。
“拥有自己的生活”:我们不能没有人际关系,除了工作之外,也要培养其他兴趣。多做一些让自己开怀大笑的事,并且要时时给自己充电。
每年都到一个度假休闲中心住上几天,静下心来思索一些大问题——我们从事心理治疗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是不是还喜欢目前的工作?我们如何能做得更好、更完善?
限定工作时间,把时间看得比金钱还重,不轻易出卖我们的宝贵时间。作者所认为的奢侈品是拥有美好的生活经验,而不是一种商品。
关于为人父母:
人长大后,能记得的童年时代最快乐的三件事,莫过于与家人一起用餐、做户外活动和出门度假
关于寻找事物发生的正面意义:
第22封信 心理医生是讲故事的高手
善良美好的故事能创造健康的人群和文化,病态和不健康的故事会培育出精神萎靡的人群和文化。
心理医生本来就是说故事的人,大部分个案需要一些能让他们以更乐观的态度来看待这个世界的故事。
第26封信 对生活抱有合理的期望
人类痛苦的根源来自我们已拥有95%的完美生活,却仍想要追求最后的5%。
人决定要让自己多快乐,他就会有多快乐。
知足需要我们学习如何在梦想和合理的期望间寻求平衡。
第27封信 真实地过自己想要的生活
每个人的人生都比外人所了解的更为艰辛与复杂。
我们之间的相似之处多过我们之间的差异,最终我们想要的东西都一样。除了基本的物质(如食物)和遮风挡雨的住所(它们也不是真的那么不重要),我们都想要别人的尊重、放松的生活、良好的人际关系、努力有成果及愿望能实现。
心理医生其实和其他职业并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为了过自己想要的生活。简单来说,心理医生就是关怀他人的一种途径,也是表达爱的一种形式。
“当我们打开心胸、拥抱世界的苦痛时,我们就会变成治疗世界的良药。”
我是带着感激和敬佩的心情看完这本书的。经过了一段疫情带来的非常时期,工作量太大,自己有些身心疲惫,这本书也让我反思自己的人生和职业生涯,调整心态和方向。也希望这本书对大家的人生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