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笔稿费
十五岁那年,我考上了四川一所师范学校。第一次离开偏僻的山村,去繁华的大城市读书,让我欣喜异常。
高兴没多久,窘迫渐渐显露出来。回答老师提问,我的“重庆”味儿普通话,就把同学们逗乐了。虽然同学们没有恶意,但对于一个内向、敏感的农村女孩来说,土气的打扮,参杂乡土味儿的普通话,让我在同学们面前自惭形秽,变得更加沉默少言。
那个城市的广播电台,有个新开的栏目,会播观众写的美文。女播音员声音甜软、温柔。每周我都守着听节目,我仿佛触摸到她在电波后,暖人的微笑。
听得久了,心里冒出一个愿望: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在电台播出。埋在心底的自卑,又瞬间冒出来,把这个想法掐灭。
很长一段时间,这两个想法,就在我的心里搏斗着,最后,强烈的希望被认可占据了上风。我安慰心里那个自卑的小人儿:“反正她又不认识我,不能播就算了,也不会被嘲笑。”
想通了以后,我从自己写的日记里,挑选出一篇,偷偷地邮寄过去。
那个广播电台,其实离我很近。可是,我却没有勇气迈进去。我悄悄捂着这个还没发芽的秘密,不敢声张。时间久了,忙碌起来,就忘了这事。
记得那天下午,太阳正从对面的山上一点点往下落,旁边的楼房侧面,被它的余光映得金光闪闪。
娟姐扬着手里的信封,大声喊着叫我请客。接过来一看,**市广播电台跃入眼帘。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一张四元的稿费单下面,夹着一封娟秀的信。
这封信,竟然是出自我最喜欢的美女主播之手。她在信里勉励我坚持写作,但对我字里行间流露的灰暗表示担心,厚厚的几页纸铺满关心、开解的话语。那个下午,我被她温暖的话语紧紧包裹着。
在她的鼓励下,我更加努力地看书、写作。语文老师对我的表扬慢慢多起来,我的自信一点点垒起来。
后来,我参加了学校编辑部竞选,并获得了梦寐以求的职位。我享受着作为编辑的乐趣,收获了同学们的欣赏,乡村女孩的阴影彻底消散,整个人开始弥漫着快乐的气息。
不久,我就要毕业了。我很想离开这座城市之前去看看她,告诉她我心里藏着的温暖和感谢,但内向不擅言谈的我,一次次徘徊着“路过”广播电台门口,最终还是没有勇气走进去……
这些年,我像一只小小的蜗牛,扛着写作这个梦想缓缓前行。每当泄气的时候,我就想起她的鼓励。那封暖暖的信,揣在我的心里,像一盏红红的灯笼,照着我满怀希望,走在这条通往梦想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