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手(一)
被人喊了一辈子高手的周师傅,已经年过六旬,如今却不得不出门打工了。这是当初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想到的,然而,更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那个头上一撮毛、胳膊上绣着一条龙,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年轻人,居然敢当面辱骂他。
一
高手不叫高手,高手的名字叫周强国,高手只是他的外号。周强国出身武林世家,有着一身好功夫。熟悉他的人都是当面喊他周师傅,背后才称他为高手。日子一长,名字自然也就很少有人喊了,高手反成他的外号。
周师傅高手的名号不是自封的,是背后人喊出来的,当然,也可以说是他自个儿打出来的。
周师傅的父亲早年收了不少门徒,方圆百十里,周师傅的师兄师弟很多。周家名声很响,打自周师傅小时候记事起,人家都称他父亲为高手;他父亲去世后,这高手的称号自然就落在了他的头上。
但周师傅极不愿意让人喊他高手,甚至对别人当面喊他高手很烦感。碍于情面,开始时还会勉强笑一笑,后来便收起笑容,和人说起他的那一套理论:
“人怕出名,猪怕壮。强中自有强中手。可不敢喊我高手,这不是给我找麻烦么?须知,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咱哪敢称高手?”
又说:
“高手是没有遇上对手,遇上比你强的对手,一下子就打翻了你。你不称高手还好,没人在意你。你一称高手,就会有人不服气,找上门来挑战。你说是打,还是不打。只要交手,就会伤人,伤了谁都不好。”
这样,时间一长,别人都知道他的脾气了,也就不再当面喊他高手了,只是背后仍称他为高手。
别人喊他为高手是有原因的,周师傅说这话,也是有道理的,早年间他家经常会有人上门来,说是请教请教,切磋切磋,来人双拳一抱礼:
“周师傅,久仰大名,如雷贯耳。在下某某,很想见识一下周家拳法,请多指教。”
遇到这种情况,周师傅总是笑脸相迎,先客气一番,将来人让入家中上座。客来家中坐,先敬茶和烟。周师傅的老婆,总是笑盈盈从厨房端上茶水,然后围上围裙,去厨房准备下酒菜去了。
周师傅心里明白,人家哪里是来请教切磋的,那是上门挑战、比试武艺来了。因而,也就格外谦逊。
寒暄过后,便开始移步到院子里,关上大门。比武是不让人看的。并不是为了增加什么神秘感,而是顾及到双方的面子,在外人看来,他们只是交过手,并不分输赢,至于结果,只有双方心知肚明。当然,比武也是点到为止。周师傅家传规矩,遇有登门拜访交手者,既不能伤身,又不能伤人面子。无论伤了谁,都要花钱治疗,包工养伤,弄不好还会吃官司。伤了面子,更不好做人。人活一张脸,面子还是要留的。
比武也是有讲究的,分两步,第一步:先是双方展示绝活,比试功夫,看看对方道行深浅。比法嘛,无非就是打沙袋、走梅花桩,单手劈砖,刀枪棍棒演示一番。接着就是第二步,交手了。交手毕竟真打实战的招式,不逼到那一步是万不得交手的。多是双方功夫展示过后,来人自会知难而退,甘拜下风,双手抱拳,哈哈一笑,打开大门,扬长而去。
真要交手,周师傅也是依照规矩,先让对方三招,再出手。这规矩是他自个儿定的。民间习武之家,规矩很多,周家更是。代代传下来的规矩,习武先止戈,就是先有个办法能够制止武斗,管住好打好动的拳脚,防止出手伤人。办法就是修“德”,习武先修德,用武德制止武斗,能不交手就不交手,不可争强好胜。周师傅永远忘不了父亲的教诲:
“淹死的都是会水的,打死的都是会武的。”
周师傅小时候见有人上门挑战,他的父亲总是只躲躲闪闪不出拳,等到对方招数出得差不多了,才瞅准对方一个闪失,一招下去,击其要害。双方跳出圈外,抱拳言合,胜负已分。遇有围观者,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比武就结束了。周师傅感觉父亲太保守了,到他自立门户时,便立了个规矩,凡遇登门拜访者交手,先让其三招,作为礼节,以示仁义。对方三招过后,周师傅出招还手,边打嘴里边会喊道:
童子拜观音、猴子捞月、黑虎掏心、白鹅亮翅、螳螂捕蝉、白猿献果。
但往往不到三个回合,对方就会收住拳脚,跳出圈外,甘拜下风。
于是,打开大门,握手言笑。周家老规矩,交过手的来客,待遇要比没交过手的高,就是管顿饭,喝一场酒,结交个朋友再走。
饭菜也不复杂,都是自家菜园子种的青菜,摘回来或炒或烧或凉拌,只要能下酒就行。最好的菜就是炒鸡蛋了。周师傅家每年都要养十多只下蛋的鸡,那些母鸡们拼命下蛋。这些鸡蛋平时都在粮囤存着,自家不舍得吃,连宝贝儿子也不例外,那都是专门用于招待来客的。豫东人好客,讲面子,要用这些鸡蛋撑门面。尽管如此,也不够待客的。朋友多,没办法儿。
但乡里人都不傻,都讲究个义气,不能老是白吃白喝。后来,再来人登门拜访,不管是诚心学艺的,还是来切磋比武的,都不会空手而来,有的掂上二斤果子,有的抱个南瓜或冬瓜,也有的人掂着一只鸡或两瓶香油的。
进了村,知道路的就不用说了,不知道路的,就会问:高手在哪里住。村里人就会告诉他怎么走,或者主动给来人带路,边走边安排来人:
“见了面,可不要喊周师傅高手,他最烦人喊他高手了。”
“哪喊啥?”
“喊周师傅啊!”
一句话,带着心劲儿来比武的人,气也就泄了一半。人家如此低调,你还能说个啥?
可是,这高手的名号,越是不让人喊,越是有人喊。
上世纪八十年代,李连杰主演的电影《少林寺》风靡全国,一时,豫东民间,到处都是青年孩子们的呼喊声,哈,哈,哈、哈,模仿少林武僧打拳声,经常见村子里马路边的大树小树,凭白无故挨了不少拳头,被当作靶子,打破了皮,流着泪水。
让周师傅始料不及的是,他的身价一下子上涨了。一时间,门庭若市,来登门拜师学武者络绎不绝。徒弟多了,日子也就好多了。后来,年轻人都出门打工挣钱去了,武术热也就慢慢消退了。周师傅家门前清静了好多。周师傅就在家守着二亩地,不需要出来打工。
可是如今时过境迁,此一时彼一时,周师傅眼看年老体衰,却要出来打工了。周师傅年青时没有出外打工,年老了却要出门打工了。周师傅年老出门打工,不是因为他自己年青时不努力家里没有积蓄;周师傅年老出门打工,是因为他那个不争气的宝贝儿子,花光了家里的积蓄,才不得不出来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