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块学习图大狮学习方法研讨社

学习如何学习之后再学习-组块化思维

2016-07-17  本文已影响133人  春儿的小本儿
image.jpg

加入新生大学的初衷就是希望能升级自己的认知,并通过不断的践行,让心智得到成长。正如来叔的公众号“学习学习再学习”,我们要首先学习如何正确有效的学习,再开始学习。那么学习“学习”这项技能,就成了最底层最重要的事情。

学习一项技能或者知识,首先要了解该项技能的关键概念,也就是最少必要知识。这一描述本身就是一个关键概念。美国加州大学的芭芭拉·奥克利教授(Barbara Oakley)在她的Coursera课程中将这称之为:组块(chunk)

什么是组块?

组块是存在于我们大脑中的又小而又紧凑的信息包。就好像电脑里的压缩包。

我们在学习任何一个新知识的时候,大脑会接收到很多信息,文字、图片、视频、描述的、类比的…这些信息在我们刚刚接触到的瞬间,是没有太多有意义的联系的。

组块化(chunking),就好比打包软件的打包压缩过程。

经过理解和练习,我们了解了这些信息之间的逻辑和意义。通过打包软件,我们把这些信息,封装到一起,形成一个组块。

芭芭拉教授的类比更为形象:拼图。每个信息都是一小块拼图,我们通过理解他们各自的意义,和彼此的关联,把拼图越组合越整体。整块拼图边缘的接口更明显,更容易和其它的拼图建立联系,让这个知识或概念(组块)更容易轻松的被我们提取使用。

我们通过不断的练习,加入新信息,替换旧信息,组块是可以越变越大,越变越整体的。由此我们升级我们掌握的概念。

工作记忆和长期记忆

我们的大脑跟电脑一样,在工作和学习的时候,信息是存储在内存里的(前额叶皮质),一旦我们关掉工作程序或者重启了,当前的内容是会丢掉的。这就是工作记忆。只有当信息被判断确定可以保存了,才会存放在硬盘里,也就是长期记忆。

芭芭拉教授在课程中用一个四足章鱼做类比。额…我可能对此印象太过深刻,以至于现在一想什么问题,就感觉有只章鱼在我脑子里,用触手到处点点点点………

如何形成组块?

1,对想要组块化的信息全神贯注。
在学习过程中不够专注,三心二意,对建立组块毫无益处。一会儿看手机,一会儿玩游戏,工作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章鱼的触手只有四只,要得到更多容易关联其他组块的高质量组块,最好让四只触手都在为它工作。

2,对建立组块的对象有基本的了解。
最常见的情况是:我觉得我懂了。看到和知道某个知识并不能让你真正获取这个知识,就算理解了如何去做,也不代表你能真正做到。从头到尾看过一遍大师的绘画教程,并不意味着自己也变成绘画大师了。你不能通过读取一大堆数据,就能像黑客帝国中尼奥那样,学会功夫、学会开直升机。只有在自己实际操作和完全掌握的情况下,才能形成属于自己的组块。

3,获取背景知识。
一项技能,一个概念,如果你不知道何时该用它,它对你来说意义就不大。最终,还是需要不断的练习和重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使用组块,什么时候不使用它。组块化包含一种方法,即在学习中解决特定问题的方法。背景认识意味着学会在特定的时候使用正确的方法。其实,最有效的做法就是:“用”!

关于组块,有一个案例来自于钟道隆先生的英语学习经历。

euthanasia(安乐死)一词,联系其文化背景知识,安乐死最先在欧洲的荷兰被法律承认,所以是欧洲早于亚洲使安乐死合法化。所以,很自然地,可以将这个单词拆分为:>eu(europe)+than+asia(Asia),这样记忆起来就没什么难度了。

在英语学习中,词根词缀在某种程度上算是组块化思维。词根词缀其实是“马后炮”,是从语法角度进行总结和提炼,整理出来的规律。而每个组块都是有意义的,是可以被其他组块连接并扩展的。

因为课程还在学习中,有不少地方还没能理解透彻,变成自己的东西。但我强烈的感受到来叔公众号那句话的力量:学习学习再学习!

学习本身就是一件值得深入认真学习的事!

最后附上Coursera的课程链接
《学习如何学习》:
https://www.coursera.org/learn/ruhe-xuexi
希望大家可以一起学会学习~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