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洛阳之行(五)——城美人更美
2019年9月20日 星期五 多云
写于2018年10月19日
今天是重阳节,给崔姨打去了祝福的电话,听到老人家洪亮又亲切的声音,又喜悦又激动。老人总说我们多么懂事、说我父母对我们教育得多好,还说对我们招待不周,说得我们真是特别不好意思,但我知道崔姨是发自肺腑的,这一切是缘分相投使然,也是挚诚善意使然,从崔姨和大姐身上我感受到人间最美的情谊。回想起在洛阳的经历,我想写写河南洛阳的好人记事。
那天在天台山玻璃栈道收费处,交费时我才知道这里必须收现金,一人十元。我和姐姐没有现金,正发愁时,旁边收费窗口处,一位五十几岁模样的大哥刚找回三十元钱。我跟他说想通过微信换二十元钱,大哥竟豪爽得直接给了我20元钱,说不用转了,拿去花吧。我连声说那怎么行,您加我微信,我转给您。大哥边摆手边往里走,一转身就不见了。我愣在那里,不知怎么办才好。中国人现在是比以前富裕了,但萍水相逢就这么无私助人真是很让人感动。后来在栈道上,我看到一位男士很像帮我的那位大哥,就过去想把钱还上,结果还认错了,我会一直记住这件事,有机会也要帮助别人,把大哥的爱心精神传递出去。
那天我们和崔姨、大姐一起逛洛河江边的洛浦公园也遇到一位特别暖心的先生。当我们逛得差不多想找出口回去时,发现这条街没有公交车,空驶的出租车也特别少。大姐就像一位先生打听从哪儿可以坐车,在这晨练的先生二话没说,就让我们上了他的车,把我们送到了方便坐车的地方,还连连说要不是今天有急事,就把我们送到目的地了。下车时,我连忙拍下了他的车牌号,心里只想说好人一生平安。
难忘的洛阳之行(五)——城美人更美在洛阳博物馆,我们更是看到了一个素质超高的志愿者讲解团,他们都是分文不收的,但是那种敬业和谦和的态度令我有说不出的感动。
上午遇到的第一个义务讲解员知识底蕴特别深厚,她对洛阳的历史和文化充满了自豪之情。在讲到洛阳出土的钧窑和哥窑时,用近乎诗意的语言给我们讲茶道文化,讲茶叶是怎么加工、怎么冲泡,又是怎么在上面的泡沫中作画,又拿出手机中的照片让我们欣赏,讲得绘声绘色,我们听得如醉如痴。
下午我和姐姐决定哪也不去了,再好好欣赏一下这里的文物。幸运的是,又赶上了一场讲解。有趣的是这回的听众是一群小学生,讲解员是一位长相和气质特别出众的女士。她尽可能站在孩子的视角,通过与当今物品的对照让孩子们了解文物的变迁。孩子们很可爱,问题千奇百怪,讲解员的耐心简直是太好了,孩子们问什么她一点都不烦,永远微笑的看着孩子们,嗓子都有些沙哑了,手里也拿着水,就是一直讲,一口水都没喝。孩子们特别喜欢这位优雅又亲切的阿姨,左边一个右边一个的搀着她,我笑着说,您真富有啊,有两个左膀右臂。当孩子们都散去了,我向她表达崇敬之情,她谦虚地说,她是这里的菜鸟,这里有好多大师,大家在一起交流探讨,温暖得就像一个学术大家庭。还说,这里志愿者的孩子因为父母每周都来博物馆,还总是用心查资料写文章,因而耳濡目染对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像小学者一般博学多才,特别有知识有素质。
那位妹妹还说,她也是当兵转业后来洛阳的,在这里待的时间越长就越喜欢这里。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这里民风为什么这么淳朴、为什么当地人外出务工的人特别少,而且即使出去了,最后也大多叶落归根,是因为这里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悠久的传统文化的熏洗。当我们一代一代把老祖宗的传统美德传递下去的时候,人就有了根,有了做人的宗旨和理念,这种传承的价值远远盛于物质财产的继承。祝福洛阳,留住中华的命脉和民族之魂,更祝福这里的人们将“仁义礼智信”星火相传,永世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