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助人为乐
要尽量地帮助别人,常怀助人之心,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让温馨愉快之花常绽是一方面;主要是减少你做选择的成本,你经历多一些就会发现:选择往往很消耗能量,而且,心理抗争往往不产生实际价值――关键的是去做!是行动!是内在转化为可视的现实!
当你把助人变成一种习惯,你帮助别人就变成了自然而然的行为,和吃饭喝水一样。这时,你几近“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思想境界,你广泛地洒出了善意的种子,你因而获得收益的可能性会大大增强――生活中,阻碍我们见到成效的,往往是我们做得不够多,没量变,没积累,也就产生不了质变。
我们的助人,并不是想从对方身上获得些什么,我们的助人,就像礼貌的问候“你好”,礼貌的答复“谢谢”一样――它只是出自习惯。
按理说,我们这些礼貌话语很正常,没什么的,但你得知道一点――很多时候你的价值并不由你显现出来,而是由你所处的环境,由你和其他人的对比,显现出来。
正因为生活中缺少我们这样有礼貌的乐于助人的人,我们的价值才显现出来。――我并不是叫你以此自傲,让你觉得你帮助别人是做了多了不起的事,让你觉得你热心肠是高人一等,我想提醒一点:健康的人往往不知道自己健康,健康很正常!但就是生活中有了那么些斤斤计较,觉得帮助别人就是做了牺牲,或是低人一等,耻于或者不敢于或者不善于去帮助别人的人。
我知道,我讲这么多道理,终究是讲给我一人听,诸位看官看了看,觉得不错,点个赞,也就仅此而已,也就放下了――凡事都得有深刻地感受,才会带来相应地改变。就像戒烟,你得深刻地感受到烟瘾的危害,你得对此有足够恐惧,你才会真的改掉吸烟的习惯――话说,习惯不就是因为我们对周遭,对自己的行为,失去敏感性,麻木所致吗?
一个人要怎样才能做出改变?――决策的三原色是恐惧、欲望、认知。当你恐惧到一定程度,即使你是学富五车的学士,你也会病急乱投医,相信那些个平素里你不信的歪理邪说;当你被色欲冲昏了头脑,你是知道做那事只是爽一阵,你也知道危害很大,弊大于利,你都知道,可那又怎样?你还是会去做;当你深刻地了解认识到别人布的局的荒谬时,任别人讲得天花乱坠,你都能抓住一根弦,你会知道:这事不靠谱!嘴上应付应付就是了,要我躬身入局,去做这荒诞买卖,我是傻子!
这三者之间相互影响,改变其中一个,改变三者之间的占比,改变就会到来。
(不写了,没电了,十点了,看书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