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杂文随笔人民日报

散文丨硬笔与毛笔 ——东方哲学写照

2018-01-19  本文已影响17人  陈茀茀

序:毛笔,滴水映日,可为东方哲学写照。昨日,与某编辑探讨中西哲学,各抒己见,言无不尽,以文赠之。

笔,记录文明皆宜,软硬风格有异。

为书写、绘画,硬笔最先想到,各文化可谓不约而同,渐变成铅笔、圆珠笔、钢笔等。刻画,日复一日,在岩石、龟甲、简牍甚至青铜器上。笔之磨损快速,令人头痛,如何解决?

西方,提高笔头硬度,更强、更硬,以强者思维解决问题。工业革命后,更发明钢笔,掺以稀有金属,登峰造极。其文化崇刚强,尚征服,如此制作,故不奇怪。

东方,则不然。先人智慧不群,道路迥异,制造毛笔,全球唯一。不争,尚柔,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故毛笔磨损最小。“柔弱者生之徒”,惟毛笔寿命最长。钢笔,写方寸纸头;毛笔,挥万丈崖壁,榜书米许,蔚为壮观。以柔,故能大。东方领先千年,西方望尘莫及,所以骄傲。

文化异,书具别,外交笔迹更差十万八千里。据报道,“金正恩说,核按钮总放在办公桌上。特朗普回应道,他的‘核按钮’比朝鲜领导人的‘更大而且更有威力’”典型西方文化,强悍!而我们外交,则尚“和平、共赢”,以“坚强者死之徒”,故特朗普风格不取。

如今,其外孙女阿拉贝拉,习中文,背唐诗,也会写毛笔字,诵《道德经》。倘一日悟得上善若水,爷孙交流,又会怎样,历史进程,是否改变?

不管怎样,文化交融,总是好事,值得期待。

2018年1月18日,周四稿。

图片来自网络

散文丨硬笔与毛笔 ——东方哲学写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