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调频青春大学生活

初入社会,生活总是教会你很多

2018-10-28  本文已影响142人  杭心
图片/堆糖网

文/杭心

01

姐姐去年毕业的,在学校复习了大半年的国考,每天与书本为友,以教室为家,虽两人在同一学校,但我还是很少见到她。

总感觉我俩还是个孩子,不用考虑毕业,可以无忧无虑过着舒适的大学生活。投简历、找工作、租房子、独立生活,这些都离我们太远,我连假设都曾未假设,现实中当然更不可能去设想。

可姐姐的落榜却给了我重击,因为我总感觉她会考上,她那么认真地复习,而且她学习成绩一直很好,从小是我们几个兄妹的榜样。

成绩出来后我和她出去吃饭,没等她说话,我语气反而有些哽咽,“为什么分数会差那么一点啊,生活可真不公平。”

“没事,不必担心啦,不就一个考试嘛,大不了再考别的啊。”

“可是,姐姐你不是在它上面花费了大量精力和时间嘛,你为啥没有一点抱怨和吐槽。”

“抱怨和吐槽有用吗?而且我还要赶毕业论文,哪有时间能被我拿来浪费。”

原来,姐姐早已不是那个因一点小事就喋喋不休抱怨个不停的小姑娘了,她不再像曾经那样满是棱角,横冲直撞,而是已懂得学会生活,接受一些考验。

02

然而,如果说姐姐落榜是生活给我上的第一堂课,那她找工作的经历无疑使我愈加认清生活的艰难。

投了一份又一份的简历,收到回应的却寥寥无几,起初的标准一次次降低,对方的要求一步步紧逼,与梦想的工作越走越远,直至背道而驰。

我问姐姐,为什么不坚持自己的梦想呢?虽然过程很难,但如果朝着目标前进,一定会很充实。

“我也想啊,但毕业后就不敢再任性下去,我们该学会为自己的行为买单了,不能再把烂摊子甩给爸妈了。”

“他们也渐渐苍老,我不能再“压榨”他们了,我要努力赚钱,让他们不再那么辛苦。”

哦,我在心底应到。听到姐姐的这些话时,我心里其实是很惭愧的,因为她只比我大两岁,但她考虑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远远大于我。

以前总觉得梦想就是用来实现的,要不然干嘛要做梦,那不是自欺欺人吗?

但慢慢看到身旁人的选择和听到一些人的心声后,我才知道,梦想就是被用来边走边丢的,无论当初它多么闪闪发光,多么让人羡慕,到头来还是会轻了重量,淡了颜色。

不是说这是谁的错,只是初入社会,年少如你我,总得渐渐学会逃离象牙塔,接纳一些东西,丢弃一些旧物,然后轻装上阵,不带那么多牵绊。

03

姐姐后来在毕业的城市找了一份工作,她说想边干边复习考试,也在离公司不远处租了一个小房子。

周末我去找她,两人躺在床上聊到大半夜,说校园的美好时光,回忆初高中的美好,聊现在的困惑和工作。

第二天两人还在睡梦中时,便被窗外的的吵闹声惊醒,我隐约中听到了骂人声,夹杂着市侩的脏话,就算我把头埋进被子里,还是很吵。

姐姐起身去看,我却听到了门外一连串的“对不起”,“不好意思,下一次一定注意”,“实在抱歉”等话语,然而那是姐姐的声音。

我正要起身去一探究竟时,姐姐推门进来了。

“没事,你昨晚可能把垃圾放在外面了,隔壁家说了两句。”

我才想起,昨晚我把垃圾放在了门口,本想下楼去扔的,但后来不知因啥耽误就忘扔了。

“可我放在我们门口啊,又不挡他的道,他凭什么骂人。”

“唉,出门在外,可得收敛起自己的小脾气,我是后来搬进的,这层楼上其他家都认识,你如果和人家闹,吃亏的总是自己。”

“而且这件事本来就是我们不对,没必要据理力争,道个歉就解决的问题,就别再惹是生非,越闹越大了。”

长大后,生活不会总是像儿时一样,一个大院子里,乡里乡亲,各种好吃的应接不暇。自己独自生活时,你必须去适应陌生的环境,融入当地的生活,品尝其中人情冷暖。

04

最近迷上了李荣浩的《年少有为》,“假如我年少有为不自卑……假如我年少知进退。”

走心的歌词,一下赢得了很多人的青睐,也戳中了他们的内心,他们开始讲述起各自曾品味过的酸甜苦辣。

假如我们年少用力拼搏,放飞自我,后来会不会不再后悔,回头看是热泪盈眶。

假如我们鲁莽无知,一腔热血,撞了南墙,见了黄河,最终遍体鳞伤。

两个结局,不分好坏,没有利弊,它是生活对我们的馈赠,我们不能选择性忽略,然后依然我行我素。

生活给予我们的,永远是惊喜大于亏欠,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将其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一份份打包,装入囊中,日后一遍遍品尝和回味。

我也渐渐不再抱怨,像个loser一般,失败只是说明我们经验还有所欠缺,能力还差着火候,经营和完善自己才是当下所需,我们必须时刻警惕,在前进的道路上奔跑。

初入社会,相信你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很多次想要放弃,但哭过痛过累过后,希望你依旧元气满满,如初生太阳一样,明亮又温暖。

你永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是你的战友,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身着盔甲,所向披靡,做自己的英雄,在生活中游刃有余。

-END-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