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林黛玉发疯文学”之现象
![](https://img.haomeiwen.com/i21616815/7142f97338aa8cdb.jpg)
最近,在读《红楼梦》,也写了几篇有关《红楼梦》十二金钗的人物分析文章。
前两天看到网上热传林黛玉上了热搜,便觉得好奇,莫非大家都在读《红楼梦》吗?还有什么“林黛玉发疯文学”之说,林黛玉一个文弱多病的人怎么就发疯了?有人还给黛玉起了个绰号,叫“林怼怼”,更有网友做了视频,将林黛玉的各种语录制作成小视频进行调侃。
林妹妹意外上了热搜,跟“发疯文学”搅在一起,质疑的声音也有不少。不少人认为,这个“发疯体”把一部伟大的著作庸俗化了。有人认为“为什么要把你们自己发的疯安在林黛玉身上”,能不能别毁经典啊?但也有人觉得林黛玉发疯文学在现实社会中太好用,是对现实不公的一种反抗。
在此之前曾有过甄嬛体、废柴体等亚文化现象。利用剧中人物的语言调侃现代职场中的各种现象。
如今网文界又玩出狂欢“发疯文学”,以此解压。
昨天晚上和一个朋友聊起写《红楼梦》文章的初衷。最初我是想写人物比较,例如林黛玉与薛宝钗,晴雯与袭人,甄士隐与贾雨村。但是,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内容比较多,如果写两个人的比较,篇幅会比较长,难度也大。于是就改成了单纯的人物篇。目前已写了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
因此,林黛玉上热搜便引起了我的注意。
林黛玉在《红楼梦》原著中形象是由绛珠仙子下凡,落到林家,是所有女孩子中绝顶聪明的一个,她天性聪慧、才思敏捷,清雅婉丽,感情真挚,但又是娇弱的,有自己的小个性。在黛玉身上拥有独立女性的思想萌芽,个人特点比较鲜明。
![](https://img.haomeiwen.com/i21616815/08a753bfb883564e.jpg)
这次的“林黛玉发疯体”离不开对这个人物性格和说话方式的精准把握。
我梳理了一下网络上所谓林黛玉发疯体的经典语录,例如:
“你大抵是倦了,竟回我这般敷衍。”
“呦,这会子忙累了,方想起我来了,我就知道,要不是队友下线了,哪想到我这个薄命苦心人儿。”
“横竖就拿那么一点工资,还要24小时使唤人了。”
“你瞧,又开始画饼了,我要是信了,怕是要哭断肠去了……”
“我大抵是熬不过这一天了,单单等你的消息就心烦。”
“这怕不是又被哪位妹妹绊住了,竟如此不理人了。”
“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会给我。”
“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
“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间错开来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
这些林黛玉体的疯话与原著中黛玉的语言确实有几分相像,说明网友们对林黛玉的说话方式和语言特点是掌握的。他们利用这样的一种诙谐的语言去调侃现实职场中的压力。孤傲敏感多情的林黛玉,博览群书又内心叛逆的林黛玉成为现代职场年轻人的代言人。因此才出现了“林黛玉发疯体文学”这种亚文化现象。
语言是鲜活的,各个时期都会产生有着鲜明时代特点的民间语言。就语言本身的特点而言,它本身就具有传播性。因此,我们也没有必要对这一亚文化现象大惊小怪。
《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认为,这种造句方式,都是利用大家熟知或者被社会“热捧”的话语资料,创造新的话语形式,表达独特的心理感触。“不管是知音体、甄嬛体还是黛玉体,我认为都是一种积极的话语方式,不必有什么苛责。”
其实,这种所谓的“林黛玉发疯体文学”无形中也增添了古典文学名著与当代语言的连接,利用经典戏说时下,是一种智慧,也是名著魅力接地气的一种方式。
相反,我们更应当思考的是,当下产生这种亚文化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我们更希望建立一个官与民、资与劳、富与贫的和谐社会环境。特别是让大家有一个正常表达的渠道。如果真的如此,大家也就不会再借用名著、戏剧、影视等作品,去表达平时无法表达的思想情感了。
附录:《红楼梦》中林黛玉语录(当然原著中远不止这些,有耐心的朋友可以自己找找。)
1. 在第七回中,黛玉冷笑道:“我就知道,别人不挑剩下的也不会给我。”
2.在第八回中,黛玉一面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些!”
3.在第八回中,林黛玉冷笑道:“我为什么助他?我也不犯着劝他。你这妈妈太小心了,往常老太太又给他酒吃,如今在姨妈这里多吃一口,料也不妨事。必定姨妈这里是外人,不当在这里的也未可定。”
4.在第八回中,林黛玉道:“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间错开来不至于太冷落,也不至于太热闹。”
5.在第十六回中,黛玉说:“什么臭男人拿的!我不要他。”遂而不取。
6.在第十八回中,林黛玉道:“我给你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想我的东西,可不能够了!”
7.在第十九回中,黛玉点头叹笑道:“蠢才,蠢才!你有玉,人家就有金来配你;人家有‘冷香’,你就没有‘暖香’去配?”
8.在第二十回中,林黛玉道:“我作践坏了身子,我死,与你何干!”宝玉道:“何苦来,大正月里,死了活了的。”林黛玉道:“偏说死!我这会子就死!你怕死,你长命百岁的,如何?”
9. 在第二十回中,黛玉冷笑道:“我说呢,亏在那里绊住,不然早就飞了来了。”
10.在第二十回中,黛玉笑道:“偏是咬舌子爱说话,连个‘二’哥哥也叫不出来,只是‘爱’哥哥‘爱’哥哥的。回来赶围棋儿,又该你闹‘幺爱三四五’了。”
11.在第二十二回中,林黛玉冷笑道:“你既这样说,你特叫一班戏来,拣我爱的唱给我看。这会子犯不上跐着人借光儿问我。”
12.在第二十二回中,林黛玉冷笑道:“问得我倒好,我也不知为什么故。我原是给你们取笑的,拿我比戏子取笑。”黛玉道:“你还要比?你还要笑?你不比不笑,比人比了笑了还呢!”
13.在第二十五回中,林黛玉听了笑道:“你们听听,这是吃了他们一点子茶叶,就来使唤人了。”
14. 在第二十五回中,林黛玉不觉地红了脸,啐了一口道:“你们这起人不是好人,不知怎么死!再不跟着好人学,只跟着凤姐贫嘴烂舌的学。”
15. 在第二十六回中,黛玉便哭道:“如今新兴的,外头听了村话来,也说给我听;看了混帐书,也来拿我取笑儿。我成了爷们解闷的。”
16. 在第二十八回中,林黛玉看见,便道:“啐!我道是谁,原来是这个狠心短命的……”
17. 在第二十八回中,黛玉道:“你的那些姑娘们也该教训教训,只是我论理不该说。今儿得罪了我的事小,倘或明儿宝姑娘来,什么贝姑娘来,也得罪了,事情岂不大了。”
18. 在第二十八中,林黛玉道:“你也不用说,我很知道你心里有‘妹妹’,但只是见了‘姐姐’,就把‘妹妹’忘了。”
林黛玉笑道:“何曾不是在屋里的。只因听见天上一声叫唤,出来瞧了瞧,原来是个呆雁。”薛宝钗道:“呆雁在那里呢?我也瞧一瞧。”林黛玉道:“我才出来,他就‘忒儿’一声飞了。”
19. 在第二十九回中,林黛玉冷笑道:“他在别的还有限,惟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越发留心。”
20. 在第三十一回中,林黛玉听了,冷笑道:“他不会说话,他的金麒麟会说话。”
21. 在第四十四回中,林黛玉道:“这王十朋也不通很,不管在那里祭一祭罢了,必定跑到江边子上来作什么!俗语说‘睹物思人’,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
22.在第四十九回中,黛玉先笑道:“你们瞧瞧,孙行者来了。他一般的也拿着雪褂子,故意装出个小骚达子来。”
23. 在第六十二回中,黛玉笑道:“他倒有心给你们一瓶子油,又怕挂误着打盗窃的官司。”
24. 在第六十三回中,黛玉笑道:“‘夜深’两个字,改‘石凉’两个字。”众人便知他趣白日间湘云醉卧的事,都笑了。
25. 在第六十七回中,黛玉瞅了他一眼,便道:“你要你只管说,不必拉扯上人。姐姐你瞧,宝哥哥不是给姐姐来道谢,竟又要定下明年的东西来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21616815/59808b7c727169a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