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读《虞美人》李煜)

2024-06-08  本文已影响0人  谢秋悦生活随笔

悦聊微尘 2024-06-09

集中读一下李后主的词,集中写一下每篇的读后感。

《虞美人》词牌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开篇一读,突然扑面而来的问句,明明春花秋月那么美好,年年花开,岁岁月圆,可作者劈头盖脸问“何时了“,分明感觉那反问语调的高亢快速,夹杂着对这没完没了的“春花秋月”有厌烦之意,让人不禁好奇,不禁紧张,不禁想问,怎么啦?下一句“往事知多少?”这一句感慨的自问自答,一下子把人拉到现实中,这无尽,永恒不变的春花秋月,可现实中的过往人生有多少?烟消云散化为虚幻,这种强烈的对比,让人在他深深的叹惋中,一样也要发出内心的感慨,是啊,往事知多少呢?作者经历了什么?怎么会发出这样的问与感慨?到底又感慨什么?一边读一边问自己。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具体哪里的小楼?为什么是“小楼?,又东风,又过了一年?时光在消逝。“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仿佛从心底里发出的那声高呼,原来是“故国之思,”原来是在这夜深人静的囚禁在这小楼中的人,面对这沉浸在春光夜色里发出的涌上心头那回首过往的“亡国“之痛,亡国之恨。不堪回首,掷地之声,这种痛读来也睹在心口,一个幽禁在小楼中,一个倚栏远眺,一个低头沉思在月光中,一个被微风轻拂,痛苦不堪,甚至泪流满面的失国之君,仿佛就在你眼前。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雕栏玉砌,多么美好的不变的建筑,是的,他还在那里,可是我的容颜己变,这种一唱三叹,在不变与变之间起起伏伏,回环往复的对此之中,词人心灵的波涛起伏和忧思难平,我们能体会吗?那种在浩瀚的宇宙中,春花秋月,小楼东风,雕栏玉砌,可是一国之主,跌落为阶下之囚,失去了欢乐,失去了尊严,失去了自由。这能不引起他的追思?他的悔恨他对家国和自己一生变化无常的痛苦的感慨与惋惜吗?这种发自内心的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那种感觉打开闸门,滔滔江水,呼之一泻千里。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的,载不动的愁绪,人生啊人生。不就像这汪洋肆意的春水,不分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吗?这种一发而不可收的悲慨之情,终于冲出峡谷,奔向大海。这波涛起伏,连绵不尽,载不动的忧愁,从起笔的明知故问到收尾不顾一切冲决而出。多么深厚强烈真挚, 充满悲恨激楚的感情。一个处在囚禁之中的亡国之君,竟敢如此大胆的抒发亡国之恨,这种赤子之心,我们能体会吗?

不用读历史,也分明读出了词人短暂无常的人生故事,如果没这样的经历,词人做不了国君,能留下这千古绝唱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吗?

一声叹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