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

新高考的综合素质评价,究竟在评什么?

2018-11-02  本文已影响4人  逻马生涯

本文1000多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世界需要一个怎样的你?国家需要一个怎样的你?社会需要一个怎样的你?是一个综合素质高的你?还是一个综合素质高的你?

新高考的到来,同时也带来了综合素质评价,它是公平优先时代的选择,是平衡选才学科与公正性的工具,它更注重三年的学业过程的评价。

1

综合素质评价在评什么?

2014年12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明确规定,综合素质评价主要包括5个方面: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

综合素质评价不是为每个学生 “打分”来进行比较,而是记录每个学生的成长和特点,是从“优秀水平”到“个性展示”的转变。

思想品德:爱党爱国、理想信念、诚实守信、仁爱友善、责任义务、遵纪守法等;

学业水平:各门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情况、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身心健康:健康生活方式、体育锻炼习惯、身体机能、运动技能和心理素质等;

艺术素养:对艺术的审美感受、理解、鉴赏和变现的能力等;

社会实践:社会活动中动手操作、体验经历等。

2

综合素质评价如何评?

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明确提出了综合素质评价的评价程序包括写实记录、整理遴选、公示审核、形成档案。

写实记录:客观事实,有据可查,一般性活动不必记录;

整理遴选:具有代表性的重要活动记录和典型事实材料;

公示审核:每学期期末须在教室、公示栏、校园网等显著位置公示;

形成档案:学校为每位学生建立综合素质档案。

3

综合素质评价怎样用?

综合素质评价材料的作用有两个方面:

01.高中教师会充分利用写实记录材料,对学生的成长过程进行科学分析,引导学生发现自我、建立自信,指导学生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明确努力方向。 02.高中学校会将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提供给高校学生使用,高校在招生时会根据本校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制定科学规范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办法,组织教师等专业人员对档案材料进行研究分析,采取集体评议等方式做出客观评价,作为招生录取的参考。

综合素质评价材料是为了让别人更全面地了解你的优势、兴趣和规划,展现的是一个立体而全面的你。

在综合素质评价过程中,我们需要做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客观描述自己,并且选择和整理最能表现自己的优势,不仅有助于你认识自己、提升自己,也有助于高校了解你,将你录取到适合你的专业,促进你的生涯顺利发展。

版权声明:

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