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立之年的焦虑,你当立些什么?

2019-01-28  本文已影响0人  曼青先生

李宗盛有句歌词这样写道:“一天又过一天,三十岁就快来,往后的日子怎么对自己交待”。面对着三十岁这一关口,小伙伴们难免会感到焦虑彷徨,焦虑的源头就在于总觉得在这个当立之年自己好像一事无成,正所谓人生遇到瓶颈时,上进心其实是最大的煎熬。

那么回过头来看,何谓而立呢?现代普遍的认知是是成家立业,有了独自生活的能力。实际上“三十而立”最初出自《论语·为政》中孔子所云"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话本意是孔子自述他学习、理解和运用周礼的过程,也就是他做学问的不同阶段,“三十而立”在这里指的是,在三十岁时,他终于找到了人迈向完善之路的方法,并开始走上这条路,这就是礼。

而在现今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我们在这个年纪面临着比以前更大的压力和诱惑,很多人都会更注重于追求一个结果,比如某某挣了很多钱,某某又升职了,某某买了一辆好车等等,以此作为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志,然而唯结果论的贻害就是让人无法沉下心来静静地思考属于自己的道路,一条让自己迈向完善的道路,比贫穷更可怕的事情,就是缺乏见识、缺乏格局,须知使唐僧成为唐僧的,不是经书,是那条取经的路。

人到三十,你应该寻找到自己的道路,就是树立属于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也就是说无论在感情上和事业上,如果你有自己成熟的三观,懂得抓住事物的内在规律,虽然暂时好像没有合适的方法,但最终还是能够得到解决,只是时间早晚问题而已;相应的,你对一些事物能有一定的处理办法,但却没能领悟到这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以及这样处理为什么能解决这个问题,只是靠经验来应对,而不是通过理性地分析来形成自己的思想,那你最终也只会局限于此。

在我们人生这个阶段,有什么东西是当立的,那就是你的视野,你的格局,你的野心,这些都是能够让你通向成功的路。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多看一些书,多去思考一下这个世界,努力奋斗,厚积薄发,你的人生还没有到获取收入的时间,耐心一点。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