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罪救赎——记《肖申克的救赎》电影分享会

2018-10-07  本文已影响0人  11382b5666b4
      从台湾回来的第二天,我马不停蹄的参加了一场电影分享会,我作为嘉宾,做了一次简单的观影分享,以下为内容。                                                                             
                          ——张辣辣

      我平时和大家一样,很喜欢看电影,看完也会和朋友们聊一聊,所感所想,就像今天一样,我不是电影专业出身,今天可能也没有特别专业的电影剖析,但是我有一个优点,就是敢胡说八道,希望今天我们可以就电影本身发散思维,大胆的聊一聊你奇奇怪怪的想法!

影片海报

      大家观看完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后,我想听一下大家的第一感受?大家能不能用几个词语来总结一下你在电影里看到的最令你震撼有感觉的内容或者来自你自身的感觉呢?

      同时,我也说一下我自己的感受,我最强烈的感受可以用两对对立而矛盾的词语来总结,就是毁灭、救赎、希望、绝望。

      到底是救赎还是毁灭?是希望还是绝望?

      这部电影,我看过三遍,今天是第四遍,每一次看后感受都不一样。

      第一次看后,我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就是男主安迪面对妻子的不忠,对情敌的不忍不敢不勇,对法官认为的事实的无力辩解,三重打击下,他还被送进了监狱,也就是电影的题目所述地点——一所名叫肖申克的监狱,远观是座城堡,近看却是地狱的地方。

      当时我就觉得这个人也太倒霉了吧,再深情款款,再理智有理,工作再好,文化再高,只要你无法自证,是敌不过逃不脱权威的审判制裁的。这样还不错的一个人,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出现了错误导致他身陷囹圄的呢?

      是他妻子与情人的勾当吗?

      是他没有处理好的手枪子弹与杀人现场的子弹相同的巧合吗?

      如果,这是一部讲信念的片子,我觉得也许导演想表达的最根本导致这一切发生的原因就是他因愤怒想要以暴制暴“杀人”的邪念,蝴蝶效应原理,你的起点欲望带有原罪性质,中将结果也不会太好。

      我觉得这个“邪念”概念还表现在电影的其他地方,首先电影本身就是一个“邪念”聚集地,这里所陈述的人物都是带有罪恶感的,都是被毁灭过的。这么乌烟瘴气的地方在外视为不正当的邪恶行为,在这里都变成了理所应当。比如:打赌,赌的内容都是跟黄色暴力相关的,赌注都是监狱违禁品;再比如:被强奸捡肥皂你只能自求多福,大家也不再觉得脑子比体力重要…这种恶性循环的表现愈演愈烈,被“正常化”,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之前看的一部讲述女性权力的印度电影《厕所英雄》里面的一句话,大概是这么说的:女人之所以被压迫,都是因为女人自己在压迫自己,如果自己都不愿意拯救自己,那就无人能救你了。

      我想安迪应该就是在受到精神、肉体的多重压迫后,在绝望中打算奋力一搏,救自己一回,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脑袋掉了,碗大的疤,大不了十八年后又是一条好汉!

      在看透“邪念”这条路走不通的时候,人的向生本能自然会让你朝相反的方向去走,就是走向“正念”,但是,当你与一群人背道而驰的时候,你也注定是孤独的,抵抗孤独只能靠你的另一种信念,就是“希望”,当安迪发现监狱墙体质地的特别时,也就是他重燃希望的时刻,他准备好工具,做好计划,甚至想好了,如何再次“以暴制暴”赚一大笔钱。每一步都走的小心翼翼又风生水起,也真正的印证了一句话:慢慢走比较快。

      像安迪这样的人,其实我们的老祖宗里就有一位,他就是卧薪尝胆的越王勾践,别人蹲大狱的时候,要么上吊撞墙,要么写诗发泄不满,只有他相信老子还没完,保持希望,思考目标,几年后,有心人天不负,成就了“三千越甲可吞吴”的佳话。

      电影中如果安迪是保存希望、相信自己的代表人物,那电影的旁白口述“瑞德”就是一个向往自由,但是不够自信的代表人物,他还沉浸在如何讨好“监狱方”放他出狱的状态,他通过安迪的作为,对自己的影响,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勇敢的表达自己真正想要出狱的理由时获得了自由,让他也对安迪的欣赏达到了顶峰,我想也是导演想要划的重点:保持希望的同时,也要勇敢的做真实的自己。

      我觉得电影就像食物,一个满足肠胃,一个满足精神。对于食物的味道的评价是种主观行为,我说好吃,你不爱这个,我也不能怪你,因为是我觉得好吃。当然电影也是一样的,我觉得对于电影情节的感述也是主观行为,那我看电影可能更多是看它想告诉我什么?

      电影有很多细节对比,比如:绳子 ,老布用绳子上吊,安迪用绳子逃生;因涂肥皂被姐妹花看上强奸,最后爬出下水道也不忘用肥皂洗干净自己;典狱长墙壁上的圣经壁画,以前是道德形象的外衣,现在是自杀的帮凶…

      我们都在感受别人感受过的生活,别人也在感受我们的生活。

      下面我总结一下,我自己看到的、认为的电影想表达的内容:

1.如果爱,请深爱,如果不爱,别想杀害

2.色字头上一把刀,搞不好会被灭团

3.在恶劣的环境,只要你接受、习惯,就记得乐在其中

4..一起喝酒是友谊建立的起点

5.能动脑的时候,别动手

6.知识改变命运的前提是你得住单间,还让你贴海报

7.圣经是可以救赎你的,因为它够厚,能藏住小锄头

8.学好地理和理财,走到哪里都不怕

9.别让能力匹配不上野心,与其争辩不如提升自己

10.到什么时候,我们都需要朋友

    《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片子我觉得他让人看着很爽除了是有真实事件的原型依靠,还因为他阐述了,一个小人物蒙受不白之冤,靠自己回击不公的故事,尤其是那个典狱长,真的是被做成了嫁衣,活生生的被自己抽了一个大嘴巴,他含枪自杀的时候,一定是心里妈卖批,安迪则笑嘻嘻的拿回了自己认为的劳动所得,弥补了自己的自由损失,割断了坏人的犯罪道路。

      无巧不成书,今天早上群里刚好也发了一张海报,就是我们今天看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原来这部片子距今已经上映了24周年,只比我小1岁…恍惚间,我突然有一种敬佩之心悠然而生,不是因为这部片子评分多高,获奖多少,而是觉得好片子犹如神明,从一诞生就被记住,就被感受,而且不存在死亡,精神波及之处也将永生。

      这不由的让我想起最近在台湾认识的一些人,这些人是一些盲人,但是他们却学会了画画,虽然眼前是黑白,图画却是多彩的,他们也曾面对过毁灭和救赎,绝望和希望,你们可能不相信目前全世界,建在的最厉害的数学家,前三位都是盲人,在这之前,大概1960年左右,还出现了一位盲人光学家!此外,还有很多身残、智残的人,他们在面对生活不幸的毁灭和绝望时,自我的认同感给了他们不予放弃的希望!海报中说:心若是牢笼,处处为牢笼,自由不在外面,而在于内心。

盲人孩子的画做成的明信片

      正如所言,你所认为成就所有的你,你的你的第一位粉丝,纵使人来人往,无人驻足欣赏,你也要接受自己的普通。

      这个世界上过得好的人,大部分是该吃吃,该喝喝,该打扮打扮,该读书读书,追求一定基础的物质,再花钱让自己精神愉悦一下的,接地气的,不清新也不脱俗的普通人。除此我们只需要在多学会一件事:相信否极泰来,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٩(˃̶͈̀௰˂̶͈́)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