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读的书
与其说喜欢旅行,不如说喜欢旅途。喜欢旅途中看见的景,遇到的人,以及跳脱熟悉环境之后的新鲜。那种与未知初遇的感觉,就像婴儿眨着眼睛,和这个世界打招呼一样。还喜欢,旅途中有时间和空间来一个人静静的思考。
不管是不得不踏上,还是有意去享受,旅途中最好的陪伴不是相爱的人,也不是啤酒可乐八宝粥,而是书。
一本书是一个世界,一次旅途体验一把别样的生活,很搭。书友们分享了旅途中推荐读的书,每本书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或深刻,或诗意,或童话。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与旅途中的心境息息相关。
刘彦飞|书虫:我推荐《三体》,在轻松的路途中依然可以享受浩渺的宇宙。
三体的确是中国科幻史上一部恢弘巨作,吸引了一批又一批喜欢仰望星空的人,在三体中,既调动起大家对宇宙的无限想象,又不忘对社会、对人类、对生存、对生命的思考。有一位男性朋友说他读完三体的时候是半夜,当时内心说不出来的感觉,爬起来跑到街上,跑了一圈又一圈,到清晨才躺下睡去。当时最大的想法是找个人抱抱。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生命最本质的状态——对爱和陪伴的需求。
周公子:一定是小王子,《小王子》!一段发现的路程,真我与爱!
小王子对爱的理解、对自己的发现与对未知的探索,都是在一段段旅程中收获的。我们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童话,里面住着不为人知的、永远长不大的自己。正如《小王子》里所说:如果不去遍历世界,我们就不知道什么是我们精神和情感的寄托,但我们一旦遍历了世界,却发现我们再也无法回到那美好的地方去了。当我们开始寻求,我们就已经失去,而我们不开始寻求,我们根本无法知道自己身边的一切是如此可贵。
刘瑞琪:我会选择带和目的地有关系的书籍,去荷兰的时候带来的《月亮和六便士》,去台湾的时候带了几部台湾电影。但是,其实更需要带上的是好奇心和发现的眼睛。
想必荐书人是一个懂得生活的人,能发现生活中美,并懂得如何享受。值得学习。
大瑶:人类简史吧,没有读过,但是觉得带在路上应该会激发更多的思考。
《人类简史》是以色列新锐历史学家的一部重磅作品。从十万年前有生命迹象开始到21世纪资本、科技交织的人类发展史。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个人种,为何今天却只剩下了我们自己?我们曾经只是非洲角落一个毫不起眼的族群,对地球上生态的影响力和萤火虫、猩猩或者水母相差无几。《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讲述了为何我们能登上生物链的顶端,最终成为地球的主宰?从认知革命、农业革命到科学革命,我们真的了解自己吗?我们过得更加快乐吗?我们知道金钱和宗教从何而来,为何产生吗?人类创建的帝国为何一个个衰亡又兴起?为什么地球上几乎每一个社会都有男尊女卑的观念?为何一神教成为最为广泛接受的宗教?科学和资本主义如何成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信条?理清影响人类发展的重大脉络,挖掘人类文化、宗教、法律、国家、信贷等产生的根源。这部宏大的人类简史,见微知著、以小写大,让人类重新审视自己。
鹍鹏:我推荐《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不仅有国与国之间的制衡和博弈,更有不同人之间交手,试探、信任、怀疑……在山河动荡,波澜壮阔的交战中,将复杂的人性描绘的生动而又立体。读三国,品谋略,也品人性。
嘉年华:《唐诗三百首》,路上读读诗情画意。
《唐诗三百首》是我们的启蒙诗,我们小时候都耳熟能详,可往往不解其意居多。随着年纪渐长,我们越来越懂得诗中滋味,“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是对时间的感叹,“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是对家国的热爱,“举头望明月”是对故乡的思念,“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对志趣的欣喜……踏上旅途,伴着车窗外风景倒流,最惬意不过与诗为伴。
蘭:《一个人的朝圣》
在谈论这本书之前,我想说,第一,这本小说挺好看,能够一下午穷追不舍看完的书,算得上引人入胜了。第二,先确立这一点,因为这是全书的背景色:“看似不可能,就是不可能。我们身上没有主角光环,不是灾难中最后一个活过来的人,也不是第一个挂掉的倒霉蛋,但注定逃不掉。”当然,也大可不必深感绝望。这注定要让我们一败涂地的世界,还是很广大的,在被命运捕获之前,我们毕竟有很多风景优美的地方可供闲逛,有很多的事情可以做上一做。
弗尼吉亚•伍尔芙曾说过:“亲爱的伦纳德,要直面人生。永远直面人生,了解它的本质,永远地了解,爱它的本质,然后放弃。”
邓鹏:《中国传统道德举要》,绝版了 一遍又一遍的看
《中国传统道德举要》从道德伦理的基本意义开始,逐条解析了传统道德体系中的各项道德条目,包括义利、理欲、荣辱、忠、孝、诚、信、谨慎、宽厚等等,末尾部分对于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精神的发展演变、精神特征和近代以来的经验教训进行了精当的论述。《中国传统道德举要》对于各项条目的研究严谨,所选资料准确翔实,对于专业人士来说是一部优秀的参考书,对于广大传统文化爱好者来说更是一份难得的精神食粮。
最后,小编推荐一本诗和远方之外的书——《人生》。
几年前,我在去北京的火车上,看到同行的一家人,我们都没坐。两个七八岁大的女儿,靠在爸爸身上睡着了,蓬头垢面的妈妈坐在旁边,胳膊上起满了核桃大的包。我刚看到她的胳膊的时候,不禁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他们,应该是去北京看病吧……
旁边浓妆艳抹的一对情侣,躲在车厢节点抽烟,烟雾吞吐娴熟,眉宇间刻意皱起来,好像有故事的人。他们才不过十七八。他们的人生,各有悲苦,我触动但无能为力,唯有这样静静的观察,看着不同人的不同人生。
路遥以《人生》而成名,并在此基础上写下了《平凡的世界》。《人生》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写的是高中毕业生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既是时代的映射,又是人在不同时期不同选择的呈现。“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有豆瓣书友说,路遥的这部小说揭示了人生的不可知性,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总是曲曲折折充满了冒险和挑战,唯有始终积极向上方能免受命运摧残。当年男主高加林的形象激励了千千万万迷茫的青年,马云当年踩三轮车的时候看了《人生》,意识到只要不放弃就总有机会,于是他后来成了亿万富翁。但愿发表于1982年的这部中篇小说,能够影响更多的人。
但愿,每本书都能陪你走上一段美好又值得回忆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