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7-19原生家庭是一生的必修课(原创坚持分享第414天
在生活中我看到身边有些朋友学业优异,事业有成,貌美如花,但总是在幸福要来敲门的时候与她失之交臂,擦肩而过,而有的朋友在众人眼里是鹤立鸡群,独领风骚,风光无限,但一转身就会黯然伤神,孤独寂寥,这种内在的分裂带给他们的痛苦无处诉说,无人能懂,其实这些都是原生家庭带给我们与生俱来的深深烙印,让我们在人前人后大相径庭,负重前行,痛苦不堪。有时候我们很想摆脱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痛苦印记,却发现越是想摆脱却越是缠绕的紧密,甚至是在生活的各个角落里都渗透着原生家庭的影子,就好比孙悟空再怎么会七十二变最终却逃不开如来佛的五指山一样。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千丝万缕的,是潜移默化的,从幼年到童年再到青少年以及成年,这种影响是带着一种“爱”的面具的。有的人沉浸在这种入侵中无法从原生家庭中独立出来,所以他的成长道路会沿着父母的足迹行走,他的婚姻生活也会复制父母的模式,而有些人通过自我成长后有所觉察,于是呈现出来反其道而行之的现象,跟父母的婚恋模式来个大反转,咬牙切齿地说不可能找一个跟异性父母相似的伴侣,可过着过着却发现婚姻模式完全跟父母的一样,这其实也是跟原生家庭缠绕紧密的一种方式。那最好的跟原生家庭和解的方式就是在不对抗的前提下,通过自己持续不断的修炼来接纳原生家庭的模式,用积极的心态汲取原生家庭的能量,把这些负重前行的东西装在背包里变成轻装上阵的爱的行囊,从而找寻到一条救赎自我的成长道路,并将它延续下去。以我个人成长的经验我感觉在内心跟父母保持适中的心理责任边界是必须必要的。比如当父母有不开心不快乐的情绪时我们不必要为了让他们开心而刻意的去做一些违背我们自己意愿的事情,因为父母的情绪和生活是由他们自己去掌控的。如果亲子之间保持着正常的责任心理边界,孩子一般都不会偏离人生轨道,也不会出大的问题,在某些人生重大决策上哪怕我们意见是背道而驰的,也不会让孩子陷入到决策的冲突里,这就是原生家庭带给孩子力量感的体现。而缺乏力量感的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孩子作出的一些付出和牺牲时会让孩子沉浸在这种被爱的体验中,比如总是给孩子灌输这样的思想:为了供你上学我们起早贪黑,省吃俭用,生病了都不舍得去看,你一定要考上大学,脱离苦海,才能对得起我们啦!让孩子衍生出一种内疚和责任感,表现的超越了实际年龄的成熟。当他进入婚姻后以后他很容易混淆小家庭和原生家庭之间的责任边界,习惯性地把本该是父母应该承担的责任独揽其身,这一点在“凤凰男”的身上体现的是淋漓尽致。在幼年时期,孩子依赖父母,父母也想当然地在一些事情上过滤掉孩子的意愿,久而久之会潜移默化地通过影响孩子让他交出“决策权”,慢慢的和父母共生在一起,抹掉了和父母之间的心理边界。在这样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优柔寡断,敏感脆弱,极其在乎外界对自我的评价,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担心自己因为不够好不够优秀而让外界投来异样的眼光,在追逐名利的道路上永不停歇。
2019-7-19原生家庭是一生的必修课(原创坚持分享第414天程泽荣)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的忽视会让孩子习惯性地不愿意寻求他人的帮助,而是养成了独自默默去承受一场又一场的风暴,可抵御风暴的最好武器却偏偏是父母对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的支持和陪伴。所以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有的艺人风光无限,羡煞旁人,却最终落得个抑郁自杀的下场。在原生家庭缺乏足够的情感支持会让孩子性格优柔寡断或独断专行,因为力量感的匮乏会让孩子有一种失败了也只能由我自己去忍受的孤独与不安,在面临重大选择时他难以抉择,因为他无法承受那种未知的失败后的恐惧感。在亲密关系中这样的人哪怕他遇到了值得信赖的朋友,值得依靠的伴侣,他在遇到重大问题的时候依然会觉得孤独无依,六亲无靠,唯有靠自己,所以他也会显得比同龄人更加的老练,沉稳。综上所述,原生家庭对人的影响是一生的必修课,所以没有做父母的和已经做了父母的朋友们,为了我们都能够生活的幸福快乐,也为了我们的孩子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幸福的未来,那么在这有限的生命里让我们极尽可能地做到让我们的孩子时刻感受到和我们呆在一起是舒服的,是饱满的,是温暖的,是温馨的......当然没有哪一个家庭是完美无缺的,哪怕原生家庭给我们带来的回忆都是痛苦的,也请你不要太过悲伤,因为这些痛苦恰恰是我们成长的契机,它会带给我们成长的动力,让我们能更好地去反思自己,修正自己,完善自己,接纳自己。原生家庭就如硬币的正反面,正面看到的或许是束缚,但反过来看它也是我们成长过程中获得能量的一大源泉。
2019-7-19原生家庭是一生的必修课(原创坚持分享第414天程泽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