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光阴似箭,慈祥善良的母亲离开我们已经将近四十年了。
这些年来,我无论走到那里,春去冬来,从事什么工作,成家立业,母亲的音容笑貌总是浮现在眼前。我曾经跟我的妻子,跟我的儿子,甚至跟我的朋友们谈起我的母亲,说她是中国最传统的女性,世界上最好的母亲。有人说,你何不写写她,这是对她最好的纪念。我何尝不想这样,但是每每提起笔来,却总是落不下去,字没写几行,泪水却模糊了双眼。今天是母亲节,看着铺天盖地写给母亲的文章,望着窗外蓝色的天空,仿佛母亲在看着呢,胸口一热,千言万语涌到心头。
我的母亲是湖南祁东人,年纪尚小就来到桂林,给大圩的一户人家帮工。还晚些时候,我父亲逃壮丁来到桂林,经人介绍,结织了母亲,组建了家庭,后来就有我们兄弟六人。父母都是食品公司工人,那时候的人们,工作都很勤奋,他们常常都早出晚归。
在我的印象里,母亲遵循相夫教子的传统,除了忙工作,还要照顾家庭。每天天不亮,就把昨天剩饭炒好,顾不吃上一口,就出门了,赶在上班前,把当天吃的菜买好。下班后,赶紧回家做饭做菜,等一家人吃好,她又忙乎着收拾屋子。有时父亲因加班很晚才回家,她把饭菜热了一遍又一遍,好让父亲吃上热菜热饭。父亲临睡前,她又打上热水给父亲泡脚,天天如此。她常对我们说,父亲是家中的顶梁柱,我要照顾好他,你们要听他的话,这个家才会好。 我们家都是男孩,家里的缝缝补补洗洗刷刷,全靠母亲。那时候家里穷,我们穿的衣服,都是小的拣大的,因而改动大破损多。母亲从小就出来帮工,做的都是粗活,不善于针线这些细活,但又不能不做,可真是难为她了。记不清有多少个深夜,她戴着老花镜,在微弱的灯光下缝补着衣裳,那情景多少年后我还历历在目。有时,实在忙不过来,她也会请我的表妹表姐来打毛衣,洗被子什么的,事后还不忘请人家吃一顿,弄得我老想着家里有个姐姐或者妹妹就好了。 我们家人口多,父母亲工资低,生活很苦。那年头,能吃上一顿肉,也是很奢侈的事。由于家里用度多,进项少,常让母亲头疼。但是,她又不愿让我们饿着,只好去向人家借钱,想方设法给我们改善伙食。湖南乡下常常有亲戚来,我父亲好面子,总要我母亲做点好吃的招待,亲戚走时还要送点东西带回去,这一下弄得家里开支更紧张了,只好天天省吃俭用。一家人吃饭,人多菜少,母亲常常把菜留给我们吃,自己却吃点辣椒下饭。日子虽然过得苦,但一家人却是和和睦睦的,我知道,那是母亲做出了榜样。
母亲从未上过学, 连扫盲班 也设上过 ,可以说是一字不识,但是我们兄弟几个却是很敬重母亲,她说的话我们没有不听的。在她那里,有很多朴素的道理,例如,母亲说做人不要懒,天上掉东西要起得早才能捡得到。她还说,别人的东西是别人的,千万不要去要,更不能偷,不能抢。母亲没有读过书,但她希望我们成为读书人,成为有用有出息的人。在母亲的教导下,我们兄弟几个都能自食其力,学有所成,不敢懈怠。
母亲爱我们,胜过爱她自己,她常常为我们取得的成绩高兴。记得我参加1978年高考,成绩上了线,在录取的关口,档案袋里的体捡表不见了,结果与上大学失之交臂。就这样,母亲还引为自豪,逢人就说,我家四毛考大学上线了,没录取是体捡表丢了。我二哥是初中毕业进厂,靠自学考上了广西社会科学院,曾被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宣传过,誉为自学成才的典型。那是1980年的冬天,母亲病重住院,听到这个消息后很兴奋,精神就好了许多,还想着出院回家为老二庆贺,可是最终没有实现这个愿望,就离我们而去。母亲,慈祥勤劳善良的母亲,你虽然没有留下金钱房产给我们,但是你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不朽的,是受益无穷的。我们永远怀念您!(是记于2017年母亲节)
我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