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IT@程序员猿媛随笔-生活工作点滴

【网络协议笔记】链路层协议整理

2019-07-25  本文已影响7人  58bc06151329

文前说明

作为码农中的一员,需要不断的学习,我工作之余将一些分析总结和学习笔记写成博客与大家一起交流,也希望采用这种方式记录自己的学习之旅。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侵权必删。
不用于商业目的,转载请注明出处。

1. 概要

2. 原理

2.1 MAC 地址

2.2 地址解析协议

2.3 以太网

2.3.1 以太网帧结构

以太网帧结构
字段名称 说明
数据字段(46~1500 字节) 承载了 IP 数据报。以太网最大传输单元(MTU)是 1500 字节。IP 数据报超 1500 字节,则主机必须将该数据报切片,如果小于 46 字节,则需要填充。
目的地址(6 字节) 目的适配器 MAC 地址。当适配器接收到匹配的 MAC 地址和 MAC 广播地址,则将该帧的数据字段内容传递给网络层,否则丢弃。
源地址(6 字节) 包含传输该帧到局域网上的适配器的 MAC 地址。
类型字段(2 字节) 类型字段允许以太网复用多种网络层协议(使用除 IP 以外的其他网络层协议),ARP 分组类型编号 0806,则该 ARP 分组将被多路分解给 ARP 协议。
CRC(4 字节) CRC(循环冗余检测)字段的目的是使得接收适配器检测帧中是否引入了差错。
前同步码(8 字节) 前同步码的前 7 个字节的值,用于 " 唤醒 " 接收适配器,并将它们的时钟和发送方的时钟同步(解决传输的漂移问题),第 8 个字节的最后两个比特连续为 1 时,则警告目的地适配器 " 重要内容 " 的到来。

2.4 链路层交换机

2.4.1 交换机转换和过滤

2.4.2 自学习

2.4.3 链路层交换机的性质

2.4.4 虚拟局域网(VLAN)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