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做的那些事,你选择对了吗?
我们每天都要做许多事,有些事是主动自愿的,有些事是被动无奈的;有些事让你做了还想做,有些事让你做一次就恶心;有些事很有趣,有些事很无趣。如同我们每天都要吃各种食物一样,有些是好吃的,有些是难吃的;有些是爱吃的、有些是不爱吃的,有些是吃过就忘不了的,还有些是吃过就觉得恶心的。李笑来老师在他的那本《把时间当作朋友》里,将我们要做的事按照二分法来分析,大概可以这样分类。
1. 有趣且有用的;
2. 有趣但无用的;
3. 无趣但有用的;
4. 无趣且无用的;
如果从有趣这个角度来看,显然,谁都愿意做有趣的事;可,如果从有用的角度来看,就复杂了。因为,有用的事,并不一定有趣,爱吃的食物,并不一定对身体有好处,是这个理吧?况且,很多时候,我们的选择是无意识的,如果你有记录注意力开销的习惯,大概就知道,其实我们做了不少有趣但无用的事,更可怕的是做了无用又无趣的事,而不自知。
一个追求成长的人,必须主动地、大量地、持续地、讲求方法地选择做那些有用的事,即使它们无趣也要做。一个注重饮食健康的人,就算那东西再好吃,但是吃多了会有陨健康,也会尽量控制。这确实不容易,谁都想吃好吃的,谁都想做有趣的事。可关键是,我们不能随心所欲,不能做大脑的奴隶,而要做他的主人。
-
有趣且有用的事,自不用多言,只要不傻谁都愿意做,可这样的美事,真不多。比如:你准备学习一门乐器,开始时,兴趣昂扬,愿意主动花时间练习,但一段时间之后,就没有那么有趣了,需要反复地刻意练习,枯燥感难免,这时就演变成了无趣但肯定有用的事,那还要不要继续呢?如果你决意要学好这门乐器,那我猜你一定会咬牙坚持下去,直到下一个有趣的环节出现。
-
有趣但无用的事,这类事情日常生活中做的就多了,看电视、各种网络视频、直播、刷微信、微博、玩游戏等等数不胜数。有趣意味着轻松好玩,但对自我成长,能力提升,改善生活质量,有没有用呢?大部分都没用。所以,尽量避免做太多这类事情,尤其是准备完成某个目标时,就必须刻意练习,刻意控制。
-
无趣但有用的事,往往是促进自我成长的关键。任何技能的提升与打磨都离不开刻意练习,而刻意练习最大的特点就是重复,可重复的东西通常就会无趣,不好玩。追求自我成长的人,每天做的最多的事一定是有用的,而且他们还有本事将开始的无趣,通过慢慢练习使其变得有趣,从而达到最高境界——有趣且有用的程度。一般而言,无趣是一个过程,学习任何技能,任何人都会经历,只有从这个过程中走出来,才能体会到它的必要性、重要性。正在学编程的我,就正在经历这样一个比较无趣的阶段,很多概念不理解,看书也看不懂,只能跟着老师、教程反复练习,就像小学时,抄写生字 30遍一样,这个过程其实没有什么乐趣可言,但却是必须的,只有过了这个坎,才有能力做更有趣的事。
-
无趣又无用的事,生活中有吗?好好观察一下自己及身边的人,你会发现,这样的事其实也不少。很多时候并不是刻意地主动选择,更多是没有能力选择。比如我,每天做的工作,很不喜欢,真得很无趣,对自我能力的提升也没有多大用处。当然你会说有用,因为挣了工资,但那是用我的时间换回来的,说明不了这工作本身有多大的价值。对,无趣又无用,但我可以选择不做吗?当然能,可短期来看又不能,需要衡量与考虑的事情太多,就是这样。所以,生活中一定不能让自己陷入到这种境地,这种没有选择的生活,很悲惨。你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做着这样的事,那一生就完了。对,我的一生快要完了,如果我继续下去的话……还有一种情况是做了无趣且无用的事,但并没有意识到。比如,你正在看的某本书,很无趣,也真得很烂,但是当下的你却没有能力鉴别,于是忍受着无趣一直看完,但却没有什么收获,甚至有害。
其实,我们有很多的选择,尤如每天吃的食物一样,多到不知吃什么好的程度。少做一些无用的事,多做一些有用的事,即使有的事开始并没有那么有趣,那也要坚持,想办法让它变得有趣一些。只要有成长,有收获,慢慢就会乐在其中。千万不要把自己活成了只能做无趣又无用的事的人,且选择的权利与范围越来越小,最后一生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