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人生旅途散文和诗

《月亮和六便士》——那抹被糟蹋的善良

2017-04-26  本文已影响440人  泥土芬芳
《月亮和六便士》——那抹被糟蹋的善良

读完《月亮和六便士》之后,我对毛姆着力刻划的查尔斯.斯特里克兰心生敬意,他对艺术的追求达到忘我的境地。在贫穷,饥饿和疾病的折磨中,他依然在仰望着他的月亮,忽略脚下的六便士。他的执着成就了他艺术上的恢宏和壮观。

然而对于查尔斯.斯特里克兰这个大师级的人物,在他仰望月亮的时候,我看到了他精神世界里的璀璨夺目,在他脚踩六便士时发现他人格的扭曲,窥见他的冷血和无情。

他当初抛妻弃子时的那种冰冷,他说:"我养了他们好多年了,以后要靠他们自己养活自己"说这话时对儿女和妻子没有一丝的感情牵挂。

如果说这还有说得过去的可能,他对待荷兰画家德克.斯特罗夫的态度,却使我感到极大的愤怒。

德克.斯特罗夫在他穷困潦倒和病危的时候,出手相救,在他还有一丝力气骂人的时候,被骂的人首先就是德克。

德克在他的辱骂声中,把他接到家里来调养,虽然是在妻子的一再反对之下。德克为他烹饪出美味的菜肴,极尽最温柔的照顾。

当他身体慢慢好转时,他却勾搭上了德克的妻子,并霸占了德克的家。他极尽羞辱和肆意谩骂德克,取笑德克是一个愚蠢的大傻瓜。

后来他致使德克家破人亡。这时我看到的不是一个大师的形象,而是一个禽兽和无赖。

我不知道当一个人在追求艺术的时候,是不是就可以把自己变成魔鬼,他虽然从仰望月亮到成功摘下月亮的过程中,带给世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为后人留下巅峰的画作。

然而他的人格却是有缺陷的,他对德克的背叛和污辱。他的冷血,乖戾,尖酸刻薄,使他的形象和他的艺术成就形成了两个极端:一个是艺术的杰出,另一个是人格的分裂。

难道人在追求艺术的过程中,就一定要把自己变得禽兽不如吗?我质疑。

相反我在这本书中却被另一个人物所吸引,那就是德克.斯特罗夫带给我的感动。德克的善良,虽然以滑稽可笑的形象出现,他的善良却不掺有一丝的杂质,达到宗教意义上的虔诚。

德克的高尚,更能彰显查尔斯.斯特里克兰的卑鄙。德克的善良,让我们看到人性的丑陋。有些人拿他的善良当作一份理所当然的便当时,德克的善良依然继续。

这又让我看到了人性中最温暖的画面,德克在被人霸占了妻子之后,又把房子也送给了他的情敌和妻子。自己却流落街头。因为他害怕他的妻子和那个背信弃义的斯特里克兰受苦,所以他选择自己去受苦。

如果说德克的善良表现的有些可笑,但我却无法笑出来,不管是在毛姆的那个时代还是今天的这个时代,善良的稀缺和对善良的利用,都是人性的悲哀。

如果没有德克可笑的善良,斯特里克兰也许在他艺术的萌芽时期,就葬身在巴黎那个逼仄的阁楼里,就没有后来的塔希提岛上木板房里的惊世之作。

是德克的善良使他的疾病得到医治和悉心的照料。才有后来的大师斯特里克兰。

然而上帝最值得赞美的地方在于,他把魔鬼赶进地狱,给天使插上翅膀。德克最终离开了,那个把善良嘲笑为愚蠢的巴黎,回到了属于他的民风纯朴的荷兰小镇。

那里有一位他的木匠父亲和一位干净整洁的母亲等待着他归来。他也许会重新娶一个妻子,跟他一样善良,那里的人们都是复制善良的天使,生活平静安然。幸福在那里不是幻想,而是真实。

而斯特里克兰终于也去了他想去的地方,麻风病使他的眼睛瞎了,其中的一个儿子也死了。他自己死的时候很惨。这也许是上帝另一种意义上的惩罚。塔希提埋葬了他,塔希提也见证了这位画界翘楚传奇的人生。

德克.斯特罗夫的归宿很圆满,是上帝给他插上了翅膀。飞到那个纯真可爱的地方。他以天使的名义与过去告别。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