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色彩之主动
在淡定的层次的人,会如实的完成工作任务。但是在主动层次的人,通常会出色的完成任务,并极力获得成功。
那什么是主动呢?
不靠外力促进而自动。
能够由自己把握。
能够造成有利局面,使事情按照自己的意图进行(跟“被动”相对)
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里讲他在集中营里的生活,弗兰克尔认为人生最终极的自由是:无论何时何地何种状况,都拥有选择的权力。
任何情况下都不要放弃选择的权力,那就是选择主动
积极主动是《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的第一个习惯。
人性的本质是主动而非被动的,人类不仅能针对特定环境选择回应方式,更能主动创造有利的环境。采取主动不等于胆大妄为、惹是生非或滋事挑衅,而是要让人们充分认识到自己有责任创造条件。
积极主动的人理智胜于冲动,他们能够慎重思考,选定价值观并将其作为自己行为的内在动力;而消极被动的人则截然相反,他们感情用事,易受环境或条件作用的驱使。但这并不意味着积极主动的人对外界刺激毫无感应,只不过他们会有意无意地根据自己的价值观来选择对外界物质、心理与社会刺激的回应方式。
埃莉诺·罗斯福(Eleanor Roosevelt,美国小罗斯福总统的夫人——译者注)曾说:“除非你愿意,否则没人能伤害你。”
圣雄甘地(Gandhi)也曾经说过类似的话:“除非拱手相让,否则没人能剥夺我们的自尊。”
这些就是主动的力量,如果你爱自己,那就主动给自己创造积极的环境
如何变被动为主动
更改思维方式
关注圈内的事物,有些可以被掌控,有些则超出个人能力范围,前者可以被圈成一个较小的“影响圈”,后者超出了个人的能力范围,圈成一个“关注圈”
积极主动的人关注自己的影响圈,他们专心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他们的能量是积极的,能够使影响圈不断扩大
而消极被动的人更多关注在关注圈,紧盯他人弱点、环境问题以及超出个人能力范围的事不放,结果越来越怨天尤人,一味把自己当作受害者,并不断为自己的消极行为寻找借口。错误的焦点产生了消极能量,再加上对力所能及之事的忽略,就造成了影响圈日益缩小
只要我们的焦点在关注圈,就等于是允许自己受制于外界条件,自然就不会主动采取必要措施来推动积极变化。
我们可以聆听自己平时的语言,
“如果.....就好了;责任不在我,....;都是因为......;我只能这样.....;我没有办法......;要不是因为....我也不会;这件事他们绝对不会答应的....”
这些语言都是一种消极被动的表现
“我可以.....;试试看......;我更愿意;我打算......”
这些语言都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