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产危局:锲子,不是锤子
地产的根本,要看背后的数据。比如当初深圳房价开始怪兽式不可理喻的暴涨,那么很简单,你有兴趣又有数据和途径的话,就去还原一下事实和过程。比如,哪个楼盘最先开始?是谁在卖?是刚需还是投资?这些房子卖给谁了?你一个月五万薪水,换成美元也快达到月薪一万美元了,但是深圳比较不错的房子,你一年不吃不喝只够买6平米。
这里面很简单,有妖孽。
疯狂剥夺老百姓的财富,这是难以为继的,很浅显的道理。但是,这还不是复杂之处。复杂之处在于一个词,锲子。后面来解释。
这个在全球化里面是一个最常见的现象,简单来说,一战二战前前后后的英国、法国,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前的日本和港台地区,再就是2000年左右开始的美帝,都出现这种情况。什么情况呢?说好听点,就是泡沫。说不好听点,就是好赚的钱赚上瘾了,就梦想一直躺着把钱赚下去。所以当年英国有着全球独一无二的殖民地,于是从此不思创新,就过着大量生产简单的工业品、然后海量倾销殖民地的模式,法国呢,作为欧洲的传统中心,有着巨大的资金汇聚效应,于是产生了巨大的食利阶层,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完全停滞。
任何一个模式,都需要不断完善,而这个不断完善的过程必然充满持续的创新。但是一个肌体、一个组织、一个国家都会存在这种情况,——什么情况呢?就是“累了”,松懈了,好像不用很努力也可以吃香喝辣,——于是组织开始涣散、内部开始溃烂,直至坍塌。这也是佛法中所说的成住坏空,月盈则亏,否极泰来。
日本当年的四大经营之神,以及那时候疯狂成长起来的日本企业全球巨头是实实在在的神话,这四大经营之神,不管是技术男气质的发明狂人,还是深谙东方哲学的管理大师,现在读到他们的故事都还是令人震撼。但是震撼归震撼,神话归神话,1985之后,极端的浮躁,日本的房价开始狂涨,之后的事情,大家可以自行百度。
香港地区当年何其荣光!香港的电影的影响力,估计一般的人并不了解,事实上欧美的著名导演不少都是非常沉醉香港的经典电影、并且潜心学习模仿后来拍出自己的经典大片的。这里举一个例子。N次成为全球电影节评委主席的昆汀,他未成名前非常喜欢香港的功夫电影和黑社会电影。人类拍了两部最著名的黑色幽默的经典电影,一部是昆汀的《低俗小说》,一部是英伦的《两杆大烟枪》。
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过去的成功终将逝去,所以,香港也开始房价飙升,之后的事情也可以百度。
现在网络忽悠的东西非常多,要么就是千篇一律的中国崩溃论,要么就是千人一面、脸上长痔疮、恬不知耻的中国又赢了,其实都是离题万里,比如一会大涨是套住热钱,一会大跌是套住热钱。随便举一个例子,比如当年的鄂尔多斯地产大爆发,请问这是套的哪门子的热钱?
货币超发,本意是干什么?不是为了让它进股市,也不是为了让它进楼市。它的本质是一味药,明明是补血益气,但是却要拿它来补一下肾或者丰一下胸,其实你的肾和胸已经接近完美,而你的贫血气亏已经快要了你的命了你却视而不见。所以,这个货币超发,本意是给实体经济输血,大搞基础建设。一则为未来优化投资环境、二则稳增长保就业,明明这个才是根本目的,结果,被楼市和股市背后的魑魅魍魉引向邪道,——于是实体经济越来越差,——基础建设好歹有宏观计划确认。
所以,别说几千年前或者一千年前的事情,以史为鉴,以当年英法的那点事为教训,以美国、日本那点事为教训,就以上世纪末东方之珠那点事情为教训,风物长宜放眼量,有那么一点点忧患意识和未雨绸缪的意识。不要现在老是讥笑别人的货币或财政手段不多了,咱们的很多吗?咱们的手段会一直这么多吗?一定要到山穷水尽撞南墙的时候再回头吗?那个时候还能回头吗?美帝现在不就想回头,“重振美帝制造、美帝优先”,欧洲也要搞“工业4.0”,——请问有那么容易吗?你什么时候见过黄河倒流、公鸡下蛋?难,很难,相当难。
现在再来说我提出的那个关键的形容词——锲子。
房价每一次暴涨,OK,总有半真半假的消防队出现,你懂的,然后下去一点,——你放心,后面会涨得更狠。久而久之,所有人或者说绝大部分人都认为长久来看房价必然的、绝对的趋势就是往上涨。那么这个模型,就像一个快要倒掉的斜塔,每次要倒掉的时候,假装好心的人就来打一个锲子支撑一下,然后一切正常,马照跑舞照跳,歌舞升平、楼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继续暴涨。过了一段时间又到了人人喊打占了主流声音的时候,那个假装好心的人又来非常认真的打一个锲子,并说:“你们看,我们还是采取了非常及时又有力的措施嘛,斜塔虽然斜了一点点,但是还是在可控范围内,楼价应声而落,一切很正常,大家没有必要惊慌”。之后马照跑舞照跳,歌舞升平、楼市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继续暴涨······
这样一个锲子又一个锲子地打下去,最后的结果是什么?
这样的故事,历史上层出不穷,没有高深的内在原因,——如果有,纯属忽悠。这样的故事,终结了无数的神话。以为永远可以躺着把钱挣了的故事策划者,最后成了故事的殉葬者。
威信再高,还要爱惜羽毛;能力越大,越要顾及苍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从短暂的几年来看没有意义,但是总有一天,你再次疾呼狼来了无人应声,才知道这是天下至理,也是基本常识。
尾声:客观一点说,地产崛起本身很正常,城镇化几亿人口进城,早就说过,那就是黄金大潮。一定时期的适当大涨呢?其实也正常。那么,怎么权衡临界点?很简单啊,大致程度的经验参照、全球对比,是不是很简单?剩下的,留给时间和双眼,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