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会呼吸,就能做冥想》:我与冥想
我与冥想的邂逅是时间的水到渠成。
几年之前看过张德芬的身心灵成长类的书籍《遇见未知的自己》、《活出全新的自己》、《遇见心想事成的自己》......等,当中都提到过冥想。当时因为没有亲自练习过,就想当然地把冥想理解成为类似静坐、打坐一类的禅定功夫。文章中的一些关于“冥想”的描写也很抽象,比如类似“看着你头脑中的念头来来去去”一类的,因为没有体会也就无法想象。
后来偶尔的练习,也是人坐在那里,头脑中奔腾着千万种的想法、念头,只能算是闭目养神吧。
但在我内心中学习“冥想”的想法一直都在。之所以我始终对它抱有一份向往,是因为我读的很多书中都介绍了它的好处:增强免疫力、辅助治疗疾病(甚至癌症)等等,尤其是能够让人真正体会到平静幸福。什么样的幸福是在冥想中才能体会到的呢?
这份向往和对于自我了解的渴望让我每过一段时间就会练习“冥想”。
我的做法是最简单的那种,静坐在沙发上或者床上,为了避免“神游”的状态,我会放一些冥想的音频,随着里面的语音提示来呼吸、感受身体等。慢慢地我发现不需要音频提示我也可以短时间把精神集中在自己的呼吸或身体当中了,这算是进步吧。但显然距离我的期待还太远。
坚持了一段时间之后,我终于有了身体方面的体验------入睡特别快!
之前的我睡觉前会辗转反侧,每天发生的事情都会在那个时间里进入我的头脑,别人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我又是怎么说的,如果这件事当时我那样做,现在就会怎么怎么样......这一切都在我闭上眼睛准备睡觉的时候无声地潜入我的脑海。
夜深了,我的大脑里一幕幕的舞台剧正式上演了,最令人沮丧的是这些剧里的情节基本上都是带着负面情绪的,做的错事、说的错话,与人交往中的尴尬瞬间之类的。
什么时候能够睡着,真的得看运气。我最怕的就是半夜醒来,只要醒来大脑中的连续剧就会上演,那就直接到黎明了。
所以,我每天醒来最开心的事就是:一夜安睡,如果睡眠时间超过了7个小时,那更是在洗漱时都会开心地哼歌了。
但说实在的,这样的时候太少了。更多的时候是一晚睡眠时间就五六个小时,那么我一天都觉得无精打采的。
现在是冥想帮我改善了睡眠状况,让我能够快速平静地入睡,并一觉到天明。这是因为在练习冥想的过程中,我逐渐学会一点点对自我意识和思想的控制方法,我控制着自己的头脑集中在当下的感受中,而不受虚幻的想法的影响。
但是其他的感受就没有了。
我曾经看过教初学者冥想的书籍《冥想五分钟,等于熟睡一小时》、《瑜伽与冥想》等,希望自己的冥想之旅进行得更加顺利,但是这些书对于我来说,确实没有什么作用,甚至让我更加困惑,我纠结于自己冥想了5分钟为什么没有熟睡后的轻松感,是不是我做错了?我甚至开始觉得冥想是一件比较难、需要一定技术的事情。我开始怀疑自己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能否继续学习。
而且,我内心中一直有一种困惑:究竟内心真正的平静和幸福感是什么样的?为了这份飘渺的不知是否体验得到的感受练习冥想有意义吗?冥想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直到我看到了这本书《只要会呼吸,就能做冥想》,我的困惑真正被解开了,冥想的意义也真正在我的面前呈现开来,它也推动我在未来的日子里去不断练习和探索冥想的效果。
“将冥想看作是一个慢慢展开的旅程。在这个旅程中......在安静 的环境下,在你内心深处进行的活动,是和真是的自己进行的交流。在这个神圣的过程中,你脱离了原本的性格和肉体,开始治疗内心深处的创伤,获得了最为深刻的成长......它是一次康复之旅,一次自我回归的平静之旅。”
我理解了冥想对于个人的意义和平静的来源。因为我们多数人头脑中思考的内容很多是一些消极的东西,那是一些未经治愈的罪恶感、恐惧感和愤怒感酿成的结果,而冥想可以真正帮助我们将多年来积累的伤痛和恐惧连根拔除,让你有一种获得新生的幸福感。
所以,冥想并不是遏制自己头脑中不好念头的产生,而是通过观察这些念头的出现,来认识真正的自己,察觉我们潜意识中的不安,安抚和治疗自己多年来的创伤,从而获得内心的平静。
明白了冥想的意义后,我非常期待,期待每一次的练习,更加期待在练习中对自我的发现,这是一个漫长的旅程啊!
《只要会呼吸,就能做冥想》这本书,我读得非常慢,不像我读其它的书一样一气呵成地读完,而是一边读一边思考一边练习体会,到现在为止,我依然没有读完它,所以我的分享只是在这个自我觉知的过程中的阶段性的非常自我的体会吧。
冥想需要继续,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