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因为看的透彻所以伤的彻底——《小团圆》
二十年前的影片,十年前的人,她醒来快乐了很久。张爱玲,因为看的透彻所以伤的彻底——《小团圆》
太喜欢张爱玲的文字,从开头就惊讶于她的描述能力,每一个人物鲜活的站在面前,每一处景色都让人身临其境。一边看一边觉得张爱玲真的名不虚传。
这本书有些自传的意思在里面,张爱玲很勇敢,她自己写自己的自传,她说“我在《小团圆》里讲到自己也很不客气,这种地方总是自己来揭发的好。当然也并不是否定自己。”张爱玲说她最爱红楼梦,所以她最终也写了一本自传,“真事隐,假语存”的红楼梦,但总觉得她的书大多都是真的。她的刻薄不在意别人的刁难,也没有什么不敢写。她连自己都开始剖析,又还有谁不能写?记录本身即是反抗。她说“最好的材料是你最深知的材料。”所以精彩绝伦。
九莉就是张爱玲,一个敏感又情感丰富的女孩,我看到了她在年幼时富裕高贵的生活,也看到了她对于父母离婚的超脱不理——那就是别人的生活,对,是别人的。母亲离她而去,父亲抽鸦片再娶,母亲的私生活也从来没有闲着,在父母这样的生活里面都没有她的位置,所以那对她来说,都是“别人”的生活。
在父亲再娶之后,有一段这样的描写“下午九莉到他们的起坐间去看报,见九林斜倚在烟铺上,偎在翠华身后。他还没长高,小猫一样,脸上有一种心安理得的神气,仿佛终于找到了一个安身立命的角落。她震了一震,心里想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烟铺上的三个人构成一幅家庭行乐图,很自然,显然没有她在内。”九莉显然是不喜欢继母翠华的,不论是看到弟弟九林跟她亲近还是父亲跟她结合,九莉不喜欢翠华干涉他们的生活,开除了李妈,减少了韩妈的工资。又或者说,在张爱玲看来,凡是她不喜欢的人,做什么都是错的。就算对于父母再无感觉,那也毕竟是父母。所以张爱玲一定不喜欢正大光明出现在她父母之间的人,她的继母只不过是因为成为了她的继母,所以好像什么都不对了。
张爱玲此生念念不忘的就是继母给她穿旧衣服,九莉亦然排斥那些旧衣服,她说“一件又一件,永远穿不完”。
所以当后来弟弟九林跟她抱怨说“闻到鸦片烟味就要吐。”她是这样的:“她不禁骇笑,心里想我们从小闻惯的,你更是偎灶猫一样成天偎在旁边,怎么忽然这样娇嫩起来?”九莉的心里弟弟九林应该是站在她这一边的,但是他却和继母和乐融融,这是九莉所不满的。
她的母亲离婚,出国,接受外国的思想,所以她真的开始个性解放,甚至开始真的过起了“自己”的日子,——她的世界里面没有她的女儿,也没有她的儿子——她觉得张爱玲的父亲至少会管自己的儿子吧,所以她对于张爱玲的关爱断断续续,太远了她觉得好像没有尽到责任,但是太近了她又接受不了——有一次她在过马路的时候牵起了张爱玲的手,但却感到浑身不舒服,一到了对面就马上松开了。这对于我们平常人来说挺难理解的,但是这的确发生了。张爱玲甚至不客气的写下“恶心”二字。所以她们母女之间一直都是断断续续的联系。
张爱玲和她母亲之间有一种特殊的关系,比如,张爱玲一直想着要还母亲花在她身上的钱,所以即使胡兰成以为她也图钱,她都没有把钱还给胡兰成,而是留着等待母亲回来,这段关于钱的描写很经典“从前梦想着一打深红的玫瑰花下的钞票,装在长盒子里送给她母亲,现在这两只小黄鱼简直担心会在指缝里漏掉,就此找不到了。”
我不知道她的母亲在看到她的女儿拿着金条还她曾经的栽培之钱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觉,也许她的哭泣是真的伤心,但是当张爱玲早就习惯了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她是真的对于母亲的哭泣熟视无睹吧——当初不是你一直让我还钱的么?为什么我现在还你你却不要了?也许她的母亲在晚年之际也是后悔的,后悔曾经的不闻不问,后悔至今的孤身一人。
她母亲在临终之际给张爱玲写信想要见最后一面,张爱玲没有去。最后一面,也许在张爱玲看来和平常也并没有分别——我们终归也是如此,何必要见最后一面?那明明什么都改变不了。她形容她的母亲对于那些对她好的人不停的提起,“她在四面楚歌中需要一点温暖的回忆。那是她的生命。”张爱玲的刻薄不是针对别人,而是任何人,包括她自己。我不知道她的母亲是否会在临终前后悔当初自己不停的旅行,却忘记了在重要的亲人面前驻足关爱,不过这都是幻想,事实总是在那里。她的母亲教会她的竟然是整理行李——她的母亲一直在环游世界,她们一直在离别。
张爱玲最后对于她和母亲关系总结是“我这样对她,我也一定没有好下场。”所以她终身不孕,打胎的时候,我想她的痛苦应该在用“这就是报应”来安慰自己吧。因为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她,根本就不会养育一个孩子——看我自己就是这样的失败者啊,我过得很痛苦,所以你不要跟我一样。就这样离开吧。
张爱玲,因为看的透彻所以伤的彻底——《小团圆》但是母亲和姑姑毕竟也为她的生活带来了一些光彩,那些国外的见闻,那些名媛的生活。她们的处事作风,我想,深刻地影响了张爱玲。因为母亲和姑姑的各种私生活,让张爱玲觉得只有没有目的的爱才是真的,哪怕那么绝望——她明明知道胡兰成有家室,他们注定没有太好的结果。
所以张爱玲要的只是爱情,至于婚姻,也许是被胡兰成消耗殆尽,也许她并不觉得婚姻能改变什么,她依旧是一个个体。不过胡兰成真的是有一套,他巧妙的理解女性的心理,逐步打开她们的心房。但是不得不说,他也独具慧眼,至少他是真的欣赏张爱玲的才气。张爱玲需要的也许就是这一份赏识,一份关注。她的母亲和姑姑都未结婚,但是日子一样照过,爱情生活,一样不缺。所以她对于胡兰成,没有想过要怎么样吧。她对于未来感觉不知所措,对于胡兰成的爱情也是如此,不谈未来,只要那一时的爱情。这段爱情真的伤害了她,但与此同时也成就了她。不过人生总是这样,“人生总得要过去的。”也就是说,未来总是要来的。
张爱玲是个薄情的人,但是她的薄情只是对于其他人,不包括胡兰成。她可以对别人毫无感觉,对于胡兰成丰富的情史以及现有的情人,还要听他畅谈她们的美好,她所做的却只是“你如果还想保留他,就必须听他讲,无论听了多痛苦。”
对于轮回,我想也许胡兰成就是张爱玲的体会。她选择了痛苦,并且甘之如饴。
“其实不会同时爱,不过是爱一个,保留从前爱过的。”张爱玲因为母亲和姑姑的生活隐私,所以从来不过问身边人之事,这样的习惯也真是给了胡兰成一个天大的机会——他就喜欢这样的人,他说什么,她信什么,别人说的都不过是耳旁风。
爱情是需要信任,但是当你真的低到尘埃里,难道开出的花真的能够花香万里?
张爱玲受母亲和姑姑的影响,对身边人的好奇几乎没有,以此来给身边人留有足够的隐私空间,往往是“你说什么,我就信什么”,这一点也恰好是胡兰成最喜欢的。
张爱玲总要和胡兰成分道扬镳。“我不知道怎么,喜欢起来简直是狂喜,难受起来倒不大觉得,木木的。”随着二战的结束,胡兰成作为汉奸开始被追捕,他开始了逃亡之旅。但是仅仅是逃亡而已,怎么会停止他追求女人的脚步?四处留情,处处有人大致就是他的真实写照。
但是他是真的懂张爱玲的吧,或者说,他懂女人。岁月静好,现世安稳。所以每个女人都可以从他那里得到很多,至少足以安身立命的金钱。
张爱玲的装聋作哑以失败告终,胡兰成的滥情是天性,而不是所谓的困难时期的逃避。所以张爱玲说“那痛苦像火车一样轰隆轰隆一天到晚开着,日夜之间没有一点空隙。一醒过来它就在枕边,是只手表,走了一夜。”
胡兰成的信件,就仿佛是一种炫耀,他的日子过得有多好,他的魅力究竟有多大,张爱玲说,他的风度是刻意练出来的,所以他无时无刻不在展现他的风度。亦或者乡下的生活过于苍白,所以他需要观众,所以他需要张爱玲在遥远的地方依旧等待他的回信,情书错投,于张爱玲来说,不只是痛苦了吧?也许还有一些侮辱。但是胡兰成却觉得,你是作家啊。原来作家就要承受这样的事件……
每个陷阱都有美丽的花朵平铺在上面,但是摔下去,就只能泪流满面遍体鳞伤。张爱玲的低到尘埃里,最终换来的也只不过是胡兰成在她面前对别人的赞美。
看到结尾,有一种凄凉的悲伤,这就是张爱玲的生活,那就是她的故事。可是当她听见有人跟她说早安,女孩子的时候,她说“她三十岁了,虽然没回头,听了觉得感激。”她的人生,注定没办法和别人一样。
她最后写出来的梦,“二十年前的影片,十年前的人,她醒来快乐了很久。”竟然还是胡兰成。所以我想,她的一生,动心的人还是胡兰成,所以我不想再写那位导演,还有她后来的丈夫。那都好像是种将就——我已经见过了最好的,剩下的无非是消磨日子,我的一生大致已经耗的差不多,但不是被胡兰成消耗,而是被我自己的爱情消耗的。
书的结尾写“大考的早晨,那惨淡的心情大概只有军队作战前的黎明可以比拟,像《斯巴达克斯》里奴隶起义的叛军在晨雾中遥望罗马大军摆阵,所有的战争片中最恐怖的一幕,因为完全是等待”
等待,等待或许早就得知的结局,等待命运最终的审判,等待最后的交代。她等母亲,等父亲,等胡兰成,等了很多,却最终什么都是没有的。也许她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但是依旧是只能等待,期盼着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结局,但是,并没有。
张爱玲,她说只有自己人生是匮乏的人才会去窥探别人的生活,所以,她就真的只是她自己,只看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