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心灵的故事

拿的起也要放得下

2015-07-22  本文已影响80人  桃啃笙
图片来自优美图片网

人生其实和熊瞎子掰苞米差不多,拿得起,放得下,说不上是不是留到最后就是最好的,但至少留到最后是不容易的。

甫一出生就注定了我们不会是孤独存在的个体,但也正因如此,渴望与众不同的我们,还是逃不过芸芸众生的碾压覆盖。

我们很重要,但也没自我想象的那么重要

就在刚才,我解开了对一个朋友的朋友圈屏蔽,对他而言,可能不过是朋友圈中多了一个人无聊的刷屏。可对我而言,却是与自己的和解。过去旗鼓相当的小伙伴眼见着人家不断刷新人生的巅峰,变成一个科技大牛,满世界跑着参加不明觉厉的比赛。再看看自己,成天上个自习就累得要死要活,今天吃了什么,昨天见了谁。和人家里程碑似的记录不同,我的朋友圈简直就是一本流水账,生怕年纪大时得了阿兹海默,拿朋友圈拾起回忆似地。

于是在这种相形见绌的对照下,我果断对他设置了【朋友圈对他不可见】,因为嫉妒、不服以及我自己都不想承认的一点自卑。

前些天和鳗鱼做电台,她说了一句话叫我感触很深,意思就是【圈子不同,不要硬融】,当两个人在一起能够聊的只剩下过去,而看不到未来时,就说明他们已经失去共同语言,渐行渐远了。

所以无论是电话簿、qq还是微信,总是有那么一群人,你们曾经无话不谈,可现在无话可谈。甚至看到他们难得上线亮起的头像,你都已经失去了曾经见缝插针,要与对方一畅谈的冲动。

也没什么,这是人生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成长没教会我什么,就是在摸爬滚打的人生海海中,让我学会拿得起,放得下,看得开,不怕再重来。不然又能怎样呢?

最近在思考怎样的距离能够保持人与人之间的新鲜感,距离太近会使彼此感到压力,无法喘息。距离太远,远着远着就消失在生活里,见不到面了。

可惜我没想明白,还是克制不住自己跟随心灵的脚步,对于喜欢的人,我总是想对对方好一点,再好一点,我可以放低自己的姿态,拉低自己的底线,只要对方开心就好,反倒把自己放到了次位。但作为旁观者时的我,完全不是这幅耸样,那时的我会屌屌的看着别人为难,然后站着不嫌腰疼的说上一两句诸如“友情是要相互付出,彼此回报的事情啊,任何一方的付出都是伟大的,要去感恩的喂!”,以及:“他不理你,你也不要理他,没谁是缺了谁活不了的,你要学会拿得起,放得下”。

可等我成了局内人,恍然发现凡事牵扯到人与人,就变得无限复杂。

感情是道主观命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你还不好用标准的答案,去批判对方的正误与否。

所以有时候,我这厢苦口婆心的去劝解人家,人家可能看我就是个多管闲事的大傻缺,一句“干你屁事”,一句“干我屁事”气得人火冒三丈,人家还会说“怪我咯?”

真是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未解难题。

但另一方面,我又是个一旦“放得下”便极其不念旧情的人,没错就是这样。

哪怕曾经再要好的人,一旦令我心上设防,我便再不会对它产生任何情绪波动。和不少朋友聊起过这点,似乎与我相同感受的不是少数,所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当真不欺我。现在和他们交往还是怕怕的,生怕一不小心就被拉近黑名单,一辈子出不来了。

但之前那么挖心挖肺过,恨不得掏出一颗真心让对方看看几斤几两重,又哪是那么容易“翻脸不认人”的。说到底还是被伤透了心或者始终单向付出,却被人当傻屌的幡然醒悟罢了。

所以啊,只要涉及到人,问题就变得复杂无比。真的不是你好好善待别人,就能获得同等回报的。朋友说特别讨厌那种各取所需式的友情,那令他觉得就像是一场利益交换。但与他截然不同,我丁儿点不讨厌这样,人们把自己需要的明确告诉你,你把自己需要的也告诉别人,然后彼此互相帮助,解决问题,这有什么不好,我觉得这样的友情反倒特质朴。要钱啊,要物啊,都比要感情的轻松的多。

我们会遇到许多人,他们并不全是朋友,而朋友中,知己更是稀稀拉拉的三两个。人家讲“人生难得一知己啊”,知己首先会体己,他体谅你,在意你,惦念你,与你有说不完的共同语言,你想想每个人的心和感情就那么多,怎么会和每个人都成为知己呢,所以朋友多一些,彼此照应着,就够了。至于知己,这是要培养的,谁知道哪个朋友就是下一个知己呢。

但归根到底,朋友是要有共同的圈子的。不是没经历过无话不谈的好友,发现彼此口中的人事再无重合点,也会为别人新交的朋友吃味,但就是这样无可奈何,又无法阻止。

所以,无论是朋友还是知己,首先提升自己的层次,完善自身人设,成为一个“有趣”的人,才能留得住你所珍惜的那些人儿啊。

等到达一定的高度,兴许就能看开更多,做到真正的拿得起,放得下了 。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