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梅庵忆语》:冒辟疆与董小宛的爱情往事01
01:男子的所谓“深情”
亡妾董氏,原名白,字小宛,复字青莲。籍秦淮,徙吴门。在风尘虽有艳名非其本色。倾盖矢从余,入吾门,智慧才识,种种始露。凡九年,上下内外大小无忤无间。其佐余著书肥遁,佐余妇精女红,亲操井臼,以及蒙难遘疾,莫不履险如夷,茹苦若饴,合为一人。今忽死,余不知姬死而余死也!但见余妇茕茕粥粥,视左右手罔措也。上下内外大小之人,咸悲酸痛楚,以为不可复得也。传其慧心隐行,闻者叹者,莫不谓文人义士难与争俦也。
余业为哀辞数千言哭之,格于声韵不尽悉,复约略纪其概。每冥痛沉思姬之一生,与偕姬九年光景,一齐涌心塞眼,虽有吞鸟梦花之心手莫能追述。区区泪笔,枯涩黯削,不能自传其爱,何有干饰?矧姬之事余,始终本来,不缘狎昵。余年已四十,须眉如戟。十五年前,眉公先生谓余视锦半臂碧纱笼,一笑瞠若,岂至今复效轻薄于漫谱情艳,以欺地下?倘信余之深者,因余以知姬之果异,赐之鸿文丽藻,余得燕手报姬,姬死无恨,余生无恨。
读《梅影庵忆语》开篇这段文字,如果不知道后面的故事,很自然地会觉得冒襄是一个深情的男人。他哀伤、他痛哭,甚至恨不得追随她死去,他的表白那样地真诚,让读者为他而感动。
然而,当你知道他对她曾是那样绝情暴戾时,你会倒抽冷气,心中暗叹:人生就是一场戏。
当她活着的时候,她在演一场独角戏。
当他死了之后,他在演一场深情戏。
锣鼓咚咚咚咚响,好戏开场了。拉开帘幕,让我们看一下他们背后的故事。
——题记
对于董小宛的名字,大家相对比较熟悉,她是苏州人,秦淮八艳之一。因为家世没落沦为歌妓,与柳如是、陈圆圆、李香君齐名。
冒襄,字辟疆,江苏如皋人,生活在明末清初(距今400年左右),是明末四公子之一。
冒襄和董小宛的背后,有什么样的爱情往事?他们是如何从相识相恋到生离死别的?
我忍不住八卦的心,细细地读完了冒襄这篇自叙的对亡妾的追悼文章,他自以为很真诚,很深情,但是,我更多地读到的是他的居高临下,沾沾自喜,和这世间的芸芸众生一样,冒襄,同其他男人,并无太大区别。
就好像你带着惊喜,带着美好的憧憬,去拨开窗角那块儿的帘子,看着看着,从头到脚都是冰凉的。
冒辟疆说,“余不知姬死而余死也!”姬,是小妾的意思。小妾死了,自己魂飞魄散,追随而去,这是何等的深情啊!悲酸痛哭,都无法化解心中的悲伤。写诗不够,再来写文追悼。
所谓盖棺定论,冒辟疆对董小宛是认可的,他说小宛跟了自己九年,这九年中,她与家中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相处得很和睦。她辅助自己静心著书,又帮助他的夫人精研女红,还亲自汲水、舂米。无论是遇到灾难或者遭遇疾病,小宛都能化险为夷,以苦为乐。
小宛如果九泉下有知,应该也可以含笑了吧。她要的就是一个贤妻良母的封号,如今,他赐予了她。她在爱情中的独角戏也告以剧终,她获得了圆满。
然而,看过董小宛生前的故事,你一定会深深感慨:这份圆满来的太不容易了!她要放弃自尊,她要足够坚强,她要自我欺骗,她要心中无我,还要足够勤劳聪慧牺牲自己的全部,才能换来这个男人说一声“好”。
站在我等俗人的视角,这一声“好”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因为我们更在乎的是现世人生。人死之后,所谓的深情并不能消解生前的薄情,冒辟疆再多深情的抒怀,也不能掩盖他在爱情中就是一个渣男的身份。
我这么说的时候,可能会有很多人站出来为冒辟疆辩解:在那个年代,女子的地位本来就低,你不能超越时代对男人有更高的要求。
是的,时代的局限性无法超越,但是真情永恒。
同样在封建时代,沈复对芸娘是有尊重深情在其中的。而冒辟疆对董小宛,则始终把对方看成一件随时可以丢弃的瓷器,他们之间缺少爱的对等。
然而,在这个世间,想求得一份爱的对等太难太难!没准,董小宛要的就是一个独角戏,戏的搭档是谁,无关紧要。洗白自己,跳出风尘,做一个贤妻良母,是她梦寐以求的追求。至于爱或不爱,都没那么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