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馆简友广场哲思

生活需要妥协,我们只有越变越好才不会彼此厌倦和嫌弃。

2021-01-13  本文已影响0人  古丁故事集

甜蜜不浅  痛苦不深

不深不浅  

时光留不下记忆

01

我时常想“爱若能统一度量衡,是不是就不会存在膨胀带来的压力和缺失带来的落寞。”

这一想便是20载有余,似乎成了我解不开的连环扣,亦成了我不敢逃脱出去的密室,太糊涂怕自己成它傀儡,太清醒怕真相过于残酷。

“你吃吧,我舍不得吃,留给你吃”

“你要省点钱,家里没钱,不能跟别人想比”

“你是姐姐得照顾弟弟让着他”

“这么大个人了,在外读书好好收拾一下自己省得被人笑话看不起”

“你要生活费吗”

“你弟弟买了一双鞋子800多”

“你弟弟一套衣服都快3000了”

“你弟弟一个高中生两个星期就要给他四百多生活费,之前你读大学一个多月才要500多够用吗?”

  

“enmmmm······够了”

说完这两个字时,浑身都好似被鞭打过的那种疼痛、酸胀、麻木,想要说点什么时声带却又紧紧闭合,像吞了黄连一般的苦楚,目光也不自主随着父亲起身望向门外。

他揉揉眼睛又伸了个懒腰,脚步不自然地朝墙角那几盆相互争艳的牡丹花走去,我知道他在愧疚。

看着他稍有些佝偻的背影还有母亲因疼痛而活动稍有受限的肩关节,那是岁月和压力的裂痕伴着斑驳脱落的俗事所洗刷的痕迹。

打破我这宁静思维空间的是来自一旁母亲的尖叫声:

“你怎么把铁丝栓这么高,我哪里够得到晾衣服。”

闻声我走到她的面前,接过衣服挂了上去。

这次她并未数落我穿着都是便宜淘宝货,也并未借题发挥来骂我,更没有用她连哭带逼的绝技让我按她心意做一些事。

“冉冉,最近是不是心情不好”

 “enmm...没有...”

原本吵闹的院子随着我的一句“没有”而调成了静音状态,若我能多说一句话,似乎可以改变这种割据的场面。

可我不愿意,或许我是在责怪父母因掌控不好“爱”而给我带来的那自卑、灰暗而又敏感压抑的时光。

我若能一直假装糊涂下去,是不是就可以一直做父母手中的提线木偶,周身环绕的都是家人的关切,我只需要付出自己整个人生而已。

02

2019年的某一天,父亲给我打电话,说他和妈妈要来看望我。

我当然欣喜万分,想到此刻的自己有外人看起来体面的工作,那他们看到我一定会觉得无比自豪。

自他们三天前说要准备来看我时,我便从那一刻开始期待,前后足足开心了一个周,我想这样富足的爱,得之我幸。

爸爸一进门,便从身后拿出一个黑色的棉布袋子,袋子口结的紧密又整齐,他们虽并未多言语,就是一个劲的笑,像个得了一等奖的初一学生一般。

我知道他们很开心,因为我的工作让他们开心体面了,当然我也很开心。

三天以后爸妈回了老家,又只剩下我一人在那空荡荡的出租屋内。

不,还有那一个“盲袋”,拆开袋子时,浮现于眼前的是父母坐在客厅一颗颗挑选核桃装进袋子里的样子。

看着看着,画面渐渐模糊起来,原来我的眼眶跟着鼻头一酸,竟装满了泪水,是感动,是愧疚或者是我再次因为装的太满的爱而带来的压力!

想起那首歌《父亲的散文诗》里唱到:那上面的故事,就是一辈子。

那随着洗涤而渐渐褪去颜色的黑色布袋,也记录着斑驳的父母半辈子的故事吧。

或许我们都在等,我等你的一句没关系,你等我的一句对不起,可到了现在我们都没等到彼此说一句。

写在最后:

父母总是这样,他们希望我们生活得好,所以才把握不住爱的表达方式。

我们也希望让他们看见我们的生活的美好,所以才总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也许吧,生活需要相互妥协,我们只有越变越好才不会彼此厌倦和嫌弃。

全网同名,源自微信公众号【叶子故事馆】,懂你的,奇奇怪怪,想陪你,可可爱爱,欢迎关注!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