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颜斶说齐王

大概译文:
齐宣王会见颜斶(chu),让颜斶上前来。谁知颜斶竟反过来说,还是大王您过来。宣王和他的左右大臣们都很不高兴。颜斶解释道:“大王,我上前去叫趋炎附势,您过来的话那就是礼贤下士了。与其让我做趋炎附势的小人,不如让大王做礼贤下士的圣君。”此时的齐宣王更生气了,他说道:“做王的尊贵,还是你做士人的尊贵?” 颜斶回答说:“士人尊贵,王不尊贵”。王说:“你这么说有什么根据。”颜斶解释道:“有的,昔日秦国攻打齐国时曾同时发布了两条政令,一条是:’有谁胆敢在柳下季墓地周围五十步内砍柴的,杀无赦’;另一条是:’有谁能够斩获齐王脑袋的,封赏万户侯,赐予黄金千镒。’由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活着的国君的头颅,还比不上死去士人的墓地咧”
齐王感叹道,“我怎么可以去欺辱君子呢,这是自取其辱啊。真诚地请你收我为徒弟,倘若今后我们能同游共处的话,我保证你和你的家人吃穿皆为上等,出门也有车代步”。然而,颜斶拒绝了。他说,玉产于山中,一经雕琢就破损了,并不是说雕琢后的玉就不珍贵了,而是玉天然的本质被破坏了;就好像士人出生于偏远之地,倘若被推选而加官进爵,并不是说做官了不尊贵,而是他作为士人本来的精神面貌就很难继续保持了。因此他希望能够回归山野,肚子饿了再吃饭,吃什么都像吃肉一样香;闲庭信步的,也能像乘车一样舒适;平平安安不获罪就是最大的富贵;内心倘然透彻行为端正便可以自得其乐。说完便拜别了齐王。
君子说啊,颜斶知足常乐,对于本真的追求就好似玉归于璞,他也因此终生不受侮辱。

佳句:
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净贞正以自虞
原文: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王者贵乎?士贵乎?”对曰:“士贵耳,王者不贵。”王曰:“有说乎?”斶曰:“有。昔者秦攻齐,令曰:‘有敢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者,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赐金千镒。’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
宣王曰:“嗟乎!君子焉可侮哉?寡人自取病耳!愿请受为弟子。且颜先生与寡人游,食必太牢,出必乘车,妻子衣服丽都。”颜斶辞去,曰:“夫玉生于山,制则破焉,非弗宝贵矣,然大璞不完。士土生于鄙野,推选则禄焉,非不尊遂也,然而形神不全。斶愿得归,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净贞正以自虞。”则再拜而辞去。
君子曰:“斶知足矣,归真反璞,则终身不辱。”
颜斶:士人,知识分子。不畏权势,淡泊名利
士人:中国古代文人知识分子的统称,他们学习知识,传播文化,政治上尊王,学术上循道。是中华文明所独有的一个精英社会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