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田野
我们班有块责任田,名字叫“希望田野”。
“以劳育德促双减,知行合一育人才”,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每个班级发了种菜三件套(耙子,铲子,叉子),洒水壶,菜籽,班级又选出了得力菜农干将——艺博,菲晨,星雨,政源,栩卓。
撸起袖子,拎起水壶,左手拿叉,右手拿铲,捧着菜籽,迎着春日的阳光,我们浩浩荡荡的出发啦!
我们的“希望田野”就在教学楼后面的空地,不到一分钟的路程上,我们心里已经描绘出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平坦松软的黄土地,一畦一畦的垅地,破土而出的嫩芽,绿油油的菜地,丰收的喜悦提前跃然脸上。
找到了我们的“领地”,有点傻眼:高低不算平整,七八平米的区域,满地大大小小的土疙瘩,砖头碎,枯草杆……这能种菜吗?学生没见过这样的“菜地”,我说:你看,这地啊,不种点啥,就成这个样子,和人一样:一个人的内心不种满鲜花,就会长满杂草。咱们抓紧行动,把这些硬土疙瘩,砖头碎等捡出来,松松土。说行动就行动,一手土,一手泥,指甲缝里脏兮兮。但是孩子们很开心,毕竟我们想象的菜地蓝图很美好!
搂搂土,刨刨地,第一次没种成。因为要先养芽儿。我们在培养皿里精心把青椒籽撒入,浇了水,又生怕在外面冻坏了,俩人组合抬着培养皿放在班级的窗台上,排好了班,每天浇水。
外面的空地也不能空着,辣椒籽出芽到能移栽还得好一阵时间,所以我们找了个时间又到了责任田,准备先种点青菜。不到八平米的地,我们撒了三四袋青菜籽(后来据说能种半亩地),哭笑不得。后来想着出芽率不一定高,除去那些长不出来的,也许还不错,用心、用情、细心、精心的垅了地,画了线,像模像样的撒了菜籽,盖了一层薄土,又浇了两壶水,播种的不止是菜籽,还有我们的希望。
第二天我和学生就着急忙慌的去看出芽了没,其实我很清楚不会那么快出芽,但是还是忍不住,想去看看。结果啥都没有。
第三天,我和学生又在课间时间跑去看,还是啥也没有,浇了两壶水,走了。
第四天,孩子们好像有点淡忘了,但是我迫切想看到嫩芽,去了,但是,还是啥也没有。
第五天,去看了,还是啥都没有,但是我还是冲着原来撒过菜籽的地方浇了水。
接着过了过了周末,两天的周末。
周一,满怀希望,因为两天没见了,或许就出芽了。
然而,啥也没有。
不知道这样过了几天,突然有一天,一星半点的黄绿色破土而出,欣喜雀跃。
每周学校有统一的学生浇水管理的时间——周一上午大课间,但是这周期太长了,我担心地干了,我每天都去看望,都要浇水,但是刚开始长的很慢,每天细微变化几乎看不出来。
半个多月了,最近这几天,觉得这些菜一天一个样的长大了,长高了,变得更绿了。
回想前一阵,等待菜籽出芽的日子,有点着急,有时候一天去两三趟,一得空就想去看看,突然就理解了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
我们种的菜,记得袋子上写的是快菜,不明白为什么起这样的名字,后来看了说明才懂。原来是说外界条件适宜的情况下,28天就能长成,是谓快菜。已经是快菜了,我还一天三趟的去看,着急着让发芽,长大,绿油油的一片,能摘了吃。
种的菜,生长周期不到一个月,在此期间,它们需要阳光,需要雨露,需要关心,需要呵护,需要重视,需要耐心,需要关注,需要……何况咱们的孩子呢!活生生的人呢!一个成长周期是以年为单位的人呢!十年树木,百年才能树人。我们对孩子是不是缺乏了些耐心?
有些孩子像花,此时可能已经含苞待放,众人期待,假以时日,定会花开。所以,我们总说静待花开。
而有些孩子此时还在发芽,甚至以后还需要很久很久的时间处于静默状态,以肉眼感受不到的速度在慢慢的长大,那段时间他在扎根,也许他一辈子都不会开花,因为他天生就是大树,是要参天的!
所以,非要让鲜花长成树的模样,或者强行想让树开出花儿来,这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只会适得其反。
我们何不多点耐心,让孩子在正道上慢慢长大,身心健康的长大,给他时间进步,给他空间发展,让花成花,让树成树,让美好一直存在,不给自己设限,未来才有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