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碎念 —— 爱与自由迷思(一)

2020-12-22  本文已影响0人  ShadowSummer

试着来区分一下概念:

1. 溺爱不是爱

2. 自由不是不受任何约束

爱和自由最早明确被广大中产父母接触到我估摸着大约是源自于孙瑞雪老师的普及蒙氏教育,伴随着她的一本书《爱和自由》,我大约是在12年左右看到的,应该是在怀小新前,当时惊为天书,不为其他,纯粹是自己从作为孩子的体验出发,为自己的童年鸣不平。如果爱和自由满满是100分,其实我的童年算是50分,爱接近0分,自由接近50分,我生性敏感父母基本无暇管我(精神自由,但极度缺乏关怀),因为自由我的思维逻辑能力很好,因为缺乏亲情滋养我的关系能力基本处于蒙昧状态。

12年那会儿刚好原生家庭论开始大肆普及,两者一叠加,作为一个缺爱的小孩深深地开始讨伐控诉父母。

对于“自由”,因为深深体会过,自由与思维能力的关系,与感知客观规律的关系,与直觉能力的关系,所以深知它对于个人能力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题外话:专注力这项能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的状态下才能发展)

以上,“自由”我得到很多而且有亲身体会,我确信孙瑞雪说的都是我符合我经验和体会的,既而也可推知她(们)对于“爱”的论述也是符合逻辑和真相的。

(题外话:只有亲身验证过的知识才是真知)

但是新思潮的普及都有一个矫枉过正的阶段,几乎避免不了。这就是那些新式家长们的误区了。因为小时候被“限制”太狠,所以恨不得不给孩子任何“规则”,因为父母能力限制经常“有条件”给爱,所以一定“不考虑自身条件能力统统满足孩子”,家长们补偿式的养育实际上是在养育当年的自己。

于是:不限制=没规则,无条件=无原则,自由=放任,爱=溺爱

这些都是因为矫枉过正效应,我个人也切切实实地走过,还在继续走。

但爱是什么?自由是什么?这些都是哲学式的问题。但有一点是确定的,须要亲身体验过才能得知。打个比方:一个人如果从没见过红色,那么看过做过多少科学实验精确知道光学频率亦或看过多少文学名作也无从知晓。但只要看过一次,他便永远不会忘记。若父母自身未得到过爱与自由,又不善假于力,就难免东施效颦。所以早期的“爱与自由父母”才会有:爱=溺爱,自由=不受任何约束

(题外话:说明保持谦虚的重要性)

矫枉过正后怎么办?谦虚加学习。

PET(《父母效能训练》)里说要善用父母的权威,华德福又说父母就应该保持权威,矛盾吗?看表面一定是矛盾的,实际呢?多学才能辨析。

另外还是要实践哪!不管是矫枉过正还是谨慎采用,都需要实践了才能有反思反馈。这方面就特别佩服@宋宋 ,无论是否是当前具体做法思路是否一致,看到她都一直在行动,且一直以孩子真正的成长状态为准绳,时不时反思调整。思想再好,最终需要践行落地,我们需要行动,但不必要是完美的行动

(题外话:行动力才是第一生产力)

但最重要的是:拿自己去体验,自己去体验到爱和自由,最终才能给到其他人。

总结:爱和自由的确是世上最宝贵的东西,也是一个儿童成长唯二所需的养料,蒙台梭利没有骗人哈,只是世上少有,但不稀有,市面上的爱和自由多是赝品,保持觉知和辨析力。矫枉过正是无法避免的,但总会摆正,多长时间摆正关键看投入多少觉知力

(以上来自群聊#带你玩儿的丘园群#发言,群主@宋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