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写作的底层逻辑
《写作的方法:自我提升与价值创造》读书笔记
>> 第一个底层逻辑:画面思维。
当读者阅读你的文字时,它能感受到视觉、听觉、味觉等带来的立体感知,仿佛有一幅画在他面前徐徐展开
写作是寻找共鸣的过程,是以心换心的过程。当你用叙述和评价这类文字在读者面前建立起一堵墙的时候,读者也定不会把真心、真情给你。当文字不能让人产生信任感的时候,交流也就被阻断了。
怎样才能让文章有画面感呢?
(1)写作的时候,想象你的肩上架着一台摄像机,只写摄像机能够拍下来的东西,不能拍下来的东西就不写。
>> 这种评价感受型的内容摄像机是拍不下来的,就尽量不要写了。
(2)听觉、视觉、味觉等多种感觉都用上。
(3)把抽象词语都换成具象词语
>> 你看,优秀的作品,都是用简单、具体的词语营造高级感的
>> 第二个底层逻辑:故事思维。
>> (1)人类就是靠讲故事“征服地球”的
>> (2)从记忆基因来说,我们能记住的大部分内容都是故事。
怎样才能写出好故事?
>> (1)在日常说话的时候,注意能讲故事就讲故事,坚决不讲道理
>> 当我们把每天遇到的新鲜事讲给家人、朋友听时,讲着讲着,就会养成观察身边事物的好习惯。
>> (2)多读小说,长篇、短篇都可以。把自己浸泡在故事中,慢慢地,我们讲故事的感觉就会越来越好。
>> (3)每次写文章的时候,都先讲一个故事,养成“提笔就写故事”的习惯
>> 第三个底层逻辑:逻辑思维。
写作中的逻辑思维,是指你的文章要有框架,要层次分明、娓娓道来
>> 一般来说,写文章时有两种逻辑:一种是大逻辑,也就是篇幅之间的逻辑;另一种是小逻辑,也就是具体到每一句话的遣词造句的逻辑。
>> 改善大逻辑的方法一:从操作流程上来看,要养成列提纲或思维导图的习惯。
>> 改善大逻辑的方法二:多练习“一篇文章只讲一件事”。
>> 改善大逻辑的方法三:使用“事件+评价”的方法,让文章逻辑清晰。
>> 改善小逻辑的方法一:遵循主语一致原则。
>> 改善小逻辑的方法二:正确运用连接语。
>> 最核心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你对事物的清晰认知,这是写作送给你最好的礼物。
>> 长期练习写作可以极大地增强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因为你会对事物有更深的思考
>> 第四个底层逻辑:产品经理思维。
>> 产品经理的核心职责就是深度挖掘用户的需求,对产品进行规划、完善和开发。
>> 用产品人梁宁老师的话来说,产品经理必须有3样东西:一双眼睛、一双手、一颗心。
一双眼睛是指发现痛点、找到破局点的敏锐之眼。
一双手是指动手优化、着手改变的行动之手。
一颗心是指洞察人的同理心,懂得自己,懂得用户,懂得产品的每个细微处带给人的满足感、确认感和依赖感。
>> 要用一双眼睛去发现读者的痛点;要用一双手写出痛点,并且给出某种解决方案;还要用一颗心看到事情的本质,并通过文章抚慰读者的心。
>> 习武之人有3个阶段——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
>> 你之所以从来没有产品经理思维,可能是因为你一直停留在第一个阶段——见自己。不去抓住读者的痛点,只写自己想写的,注定了你的“产品”不受欢迎。
要想被更多的人看到和喜欢,你就要慢慢过渡到“见天地,见众生”的阶段,破除“小我”,去书写真正的人间。
如何在写作中使用产品经理思维?
>> 第一步,找到自己的定位。
>> 写作者可以粗略地找一下自己的定位,在“你喜欢的”和“你擅长的”之间取一个中间值。把握不好也没关系,你可以先写上几个月,然后把几十篇文章放在一起,一眼就可以看出来自己更适合哪个领域。
>> 第二步,找到用户的痛点。
>> 第三步,写出来,哪怕它不完美。
>> 第四步,找到合适的平台发表。
>> 第五步,重视读者反馈。
>> 第六步,持续更新迭代,形成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