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限制了灌肠泛滥了!6月大男婴灌肠后出现肾衰竭!医生痛心疾首:

2019-01-23  本文已影响0人  Massage孟

现实中

许多的家长都患有“发热恐惧症”

生怕发热把孩子烧坏了

到了医院强烈要求赶紧把孩子体温退下来

然而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如果退烧方式不正确

反而可能害了孩子

下面这个“灌肠退烧”真的是给所有家长敲响了警钟!

从以上视频中可以看出,6个月大的男婴高热不退,爸妈心急如焚来到村卫生所,当地村医用灌肠退烧。孩子不仅没退烧下来,反而病情越来越重,面色发灰。爸爸妈妈赶紧把他送到了武汉儿童医院治疗。

大医院的检查结果把所有人吓了一跳!孩子心脏、肾脏、肝脏功能很差,甚至出现了急性肾功能衰竭,每次都需要做十多个小时的透析,通过机器来维持生命。而酿成这起悲剧的重要原因就是当初的一次“灌肠退烧"。


这样的教训真的是让人痛心疾首!一位三甲医院的儿科医生针对这起典型病例,给所有人科普一些医疗常识。

为何不建议给宝宝灌肠退烧

家长们往往会误认为灌肠退烧与孩子在肛门使用的退热栓类似,相对于打针、吃药比较安全,大错特错!

灌肠退烧常用的药物是地塞米松等激素类药物氨基比林、安替比林、赖氨比林、氨酚比林、安痛定等水杨酸类退烧药,还有一些中成药。这些药物因为肝毒性、肾毒性太大,对宝宝都是禁用的,何况拿来灌肠用的?

许多小医院、小诊所使用的这些灌肠药物剂量偏大,药物灌肠吸收到血液里面,结果造成肝脏、肾脏、心脏的损害。 因此不建议宝宝使用。


另外从基层医疗机构在儿科灌肠疗法的现状来说:


1.儿科灌肠专家共识与指南是缺乏的

儿科灌肠治疗,在当下,没有严格的标准可以执行。

2. 儿科灌肠疗法存在被滥用的情况 

在基层医疗机构,我们无疑看到,灌肠疗法,早已出现「包治百病」的滥用之嫌。

3.灌肠用药混乱明显

目前存在乱用药物的乱象:口服的、静脉用的,只要是药物好像就都能灌进去。有的甚至存在超说明书或超剂量用药的情况,超出口服或者静脉用药很多倍。

在医院内,儿科灌肠,最常用的有两种,一是儿科用于治疗肠道感染,二是儿科辅助检查前应用水合氯醛进行镇静、催眠。但给患儿用中药灌肠退烧,是存有很大风险,以及不宜提倡的。

婴儿灌肠的过程中,对用药指征、操作手法、药物选择以及药物剂量上都有严格要求,很多大医院都不推荐在常见病诊疗中对婴幼儿使用这一给药途径。再加上,患儿肠道还处于发育期,操作不当还容易造成粘膜的损伤。

但由于有的患者家属因为缺乏专业知识,误以为灌肠比打针吃药省事、疗效好,而更多的选择儿科灌肠给药,这是不值得宣扬和被提倡的。

灌肠退热的危害你知道吗?

1

药物最终在肝脏肾脏代谢

药物灌肠后,随着肠道粘膜吸收进入血液循环,药物最终在肝脏、肾脏代谢。

一些乌七八糟的退热药,要么退热机制不清,要么药品成分不清,要么药品副作用太大,容易出现问题。

2

药物灌肠退热损害肠道粘膜

小宝宝肠道娇嫩,药物灌肠退热容易出现药物过敏反应。有时候药物还容易引起肠道粘膜损害,溃疡出血,严重时出现肠道穿孔。

3

破坏肠道正常菌群

药物灌肠容易破坏肠道正常的定值菌群,造成肠道菌群紊乱。或者肠源性细菌感染。

孩子发热后爸爸妈妈该怎么办

3个月以内的宝宝

立即带去医院就诊。3个月以内的宝宝如同风中的蜡烛,生命力脆弱,处理不及时容易使病情变严重,需特别谨慎。只要孩子发热,就应带他去医院就诊。不要拖。

3个月以上的宝宝

体温38.5℃以下的,精神状态还不错,可先在家观察。可以用开窗通风、适当脱减衣物等物理降温的方法来退烧,同时让宝宝多喝水。无好转,应尽快就诊。

日常保健我们经常推荐小儿推拿,在发烧、咳嗽、感冒等常见症状上,小儿推拿亦有大益。小儿推拿作为传统中医外治疗法,在小儿感冒治疗、疾病预防上作用明显。

宝宝发热不要这样做!

✘ 不要用氨基比林、柴胡、阿司匹林等退热

副作用太大,儿童已经被禁止使用。

✘ 激素等退热针退热

许多地方,特别是中西部边缘贫困地区,孩子发热家长常常非常非常着急,于是乎地塞米松开始登场退热了。

✘ 灌肠退热

副作用上面已经说过

✘ 发热就用抗生素

太不应该了。抗生素滥用百害无一利。

✘ 发热就输液

能口服吃药,就不要输液。花钱又多,孩子又受罪,有时候还容易出现输液反应。

写在最后

灌肠退烧、打退烧针......快速退热的悲剧几乎每天都在上演,我们始终相信“预防为主 防大于治”的健康理念,也愿意将小儿推拿“预防疾病,保健身体”的价值持续传递给大家,也希望家长们平时多关注这方面的信息,不要盲目医疗!

-End-

  关注我们!每天学习一点健康知识、育儿知识 。

⊙版权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图片声明:图片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责任编辑:小良(微信号:1102009044)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