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与恐惧,也许源于自定义的身份 No.0326
今日能量句:「迷茫与恐惧,也许源于自定义的身份。」#Leo能量日签 No.0326
今天看沈祖芸的教育报告,提到新时代的学生,比我们这一代人更早地开始思考“我是谁”、“我想要成为怎样的人”这些大问题。
最主要是因为,他们是虚拟世界的“原住民”,每天在两个世界里自然地切换。
对于现实世界来说,每个人的角色身份是相对确定的,特别是在校园,学生和老师的身份界限是非常清晰的。但是到了虚拟世界就不一样了,每个人的身份是可以自定义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身份。
这也就让新一代的学生,更早地体验到了关于身份认同的迷茫,毕竟“我是谁”之类的天问,都需要大量的经历才能更好地回答。同时也会体验到对群体归属不清晰的恐惧,毕竟安全感的重要来源,是清楚自己属于什么样的群体。
来找我做咨询的伙伴,也有很多正在体验着类似的迷茫和恐惧,他们已经受不了现有环境给自己带来的煎熬,不想要被各种制度、规则束缚。但是真要跳出去,重新定义自己的身份,又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害怕看不清边界的未来。
更大的自由,反而会带来迷茫和恐惧,接触这样的例子越多,也就越理解弗洛姆为什么会写《逃避自由》了。
特别是在当下,我们正式进入了AI时代,又会有更多的身份认同的挑战会出现,同样的课题又会降临。
这让我想起北大的陈玮教授提出的「人生三门课」,分别是:Becoming成长、Belonging关系、Creating创造,简称BBC。
之所以要用英文单词,是想要强调它们的时态,都是进行时,都是在持续进行中的,而且永无止境。
写这篇文章之后的我,会成长为(Becoming)新的我;当我把文章分享出来,跟大家产生交流,会让我感受到被支持被认可,变得更有归属感(Belonging);而写能量日签这件事本身,就是创造(Creating),同时也是我的热情所在。
这三个词既揭示和凝练了我们要面对的课题,同时也是一个很好的问题解决思路——不把“我是谁”等问题看成要找到“终极答案”,而是用一生去持续回答。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在自己热爱的方向上创造,同时去融入“something bigger than yourself”。
我们自己面对新时代的身份认同挑战,就像面对孩子的教育一样,躲避、限制都不是好的策略,更好的策略是——学会更好地在两个世界灵活地切换,无论在哪个世界都能很好地融入。
愿我们都拥有平衡和管理两个世界的能力,也能够在自定义自己身份的时候,更加笃定和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