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食事,人间滋味

2017-06-25  本文已影响0人  素目沉香

荐读书目

汪曾祺—《人间滋味》

四方食事,人间滋味

天津人民出版社

荐读理由

四方食事,明心见性。

味浓情至,人间滋味。

沈从文说:他的文章应当说比几个大师还认真很有深度,有思想也有文才!“大器晚成”古人早已言之。最可爱还是态度,“宠辱不惊”!

铁凝说:他给文坛带来温暖、快乐和不凡的趣味。

汪曾祺在此书中写到:我希望年轻人多积累一点生活知识。古人说诗的作用: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还可以多食于草木虫鱼之名。草木虫于之名,多是与人的生活相关的。对草木虫鱼有兴趣,说明对人也有广泛的兴趣。

摘要与简析

《人间滋味》一书分为四章,收录汪曾祺先生共四十二篇文章,四章题名分别如下: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

肉食者不鄙。

吃喝门道,贵在讲究。

四方食事,明心见性。

四方食事,人间滋味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

安身之本,必资于食。以“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开篇,写中国人对食材独有的处理方式以及有关美食的记忆。

文字中从汪曾祺先生家乡江苏高邮的咸鸭蛋、荠菜、莼菜等野菜,写到北京豆汁儿,淮阳干丝;从马铃薯、萝卜、写到菌类小谱和家常酒菜。写到韭菜花儿时,更是引用了五代杨凝氏的《韭花贴》:

昼寝乍兴,朝饥正甚,忽蒙简翰,猥赐盘飧。当一叶报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助其肥详实谓珍羞。充腹之余,铭肌载切。谨修状陈谢,伏维鉴察,谨状。

汪老先生写的是食物的“五味”,更是人间的“七情”;展现出对中国食物的“博闻多识”,更是他对文化的“兼容并包”。而这些情怀与胸襟,恰恰又都值得年轻一代认真去学习。

肉食者不鄙视

肉食者不鄙一章分为前后两段,前半段写食物的“俗”,后半段写食物的“雅”。

前几篇文章写中国各地的传统名荤:狮子头、腌笃鲜、东坡肉、腊肉、手把肉、石斑、鳜鱼、黄河鲤鱼、虎头鲨;后半段则对照着写各地传统茗茶:龚定庵碧螺春、功夫茶、虎跑龙井、擂茶。

汪老先生后来又回忆起抗日战争时期,在西南联大读书时“泡茶馆”,他说:泡茶管可以养浩然正气;茶馆出人才;泡茶馆可以接触社会。我对各种各样的人、各种各样的生活都发生兴趣,都想了解,跟泡茶馆有一定关系。

汪老想要告诉我们的仿佛是:正像茶叶可以去除油腻那样,有时候需要用恬淡超脱去化解人间烟火带来的种种世俗与污浊。

吃喝门道,贵在讲究

吃喝门道,贵在讲究主要写“吃食与文化”之间的关系。

汪老认为,正如作料赋予食材味道一样,文化赋予吃食更加深厚的意义。

汪老的文字中写到了口味、耳音、和兴趣,写到了宋朝人的吃喝,写到了旅食与文化。引用到鲁迅的《风波》、东汗王充的《论衡》、幽兰居士的《京东梦华录》、王磐的《野菜谱》、巴金的《怀念从文》、杜甫的《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说文解字》......读书时是一场味蕾上的饕餮,更是一种文化上宴飨。

写到《卤锅》时汪老师说:有些人总想把自己的一套强加于人,不独卤锅,不独文化,包括其他的东西。比如文学,就不必要求大家都写主旋律。

四方食事,明心见性

四方食事,明心见性一章以地域来写食物,文中写到了内蒙、杭州、江阴、草巷口、昆明、北京、乌鲁木齐、泰山......

四方食事中有一篇文章名为采薇,让人不禁想起了诗经中的《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在中国,每方土地都有他各异的食物特色,那是劳作的积累,也是血脉的传承。食物对于中国人来说,已经化为一种故国乡情,深深烙在了心底。

读汪曾祺,在繁华喧嚣中停下脚步,寻找生活的乐趣;在人间烟火中平心静气,感受文化的厚重积淀以及生命的画意诗情。

延伸阅读

《雅舍谈吃》

作者者:梁实秋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2012年12月

欢迎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素目沉香。

    清浅双眼,细嗅沉香。

    热爱生活,踏歌逐梦。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