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恢复精力
一、为什么我们会觉得很累?
但即使有很好的精力管理的方法,是人总有累的时候,这不可避免。
很多人在高强度的工作之后,喜欢躺在床上,一动也不想动,认为自己在休息。 其实这是错的。
除非是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否则,躺在床上,哪怕睡一觉,对消除疲劳也起不到太大作 用。
因为,休息只能消除肌肉疲劳,无法消除大脑的疲劳。
导致大脑疲劳的因素很多,比如压力、焦虑、紧张、不良情绪......但归根结底,它们都和同 一个因素挂钩:认知资源。
我们感觉到「累」,是因为认知资源被耗尽了。
那么,什么是认知资源?
举个例子——1+ 1 等于多少? 我相信你不用思考,就能立刻算出答案。
这时,我们使用的是自动加工。 你甚至意识不到「计算」的过程,因为它早已印刻在我们的记忆里。
但如果问你 673 + 482 呢?
你就必须计算了,3+2 =5, 7+8=5 进 1, 6+4+1=11,再排列一下,得到 1155。
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前额叶皮层被激活,神经元变得兴奋,突触电位改变,神经递质产生并 被接收,信息不断在神经元之间传递 —— 在那么几秒钟里,这些部位协同活动,完成了 一次三位数的计算。
这些进行计算的能力,就是认知资源。
这样的计算,就是一次对认知资源的占用。
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我们有意识,上述过程就在不间断地进行着。
甚至很多时候,当我们聚焦在某项工作时,大脑还在处理着别的信息。 这时,这部分认知资源,就被占用了 —— 尽管我们可能没注意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不断切换手上的事情,做一会表格,查一会资料,收一下邮件,刷一 下微信,聊一会电话,神游一会,思考今晚去哪吃饭...等等,诸如此类。
每一次切换时,我们的大脑都会切换一次思考的内容,从上一项工作过度到下一项,在这个 过程中,大脑不会清除掉所有内容,而是将一部分放在后台,继续思考。
这种机制的本意是好的——它可以使我们在复杂的环境里,提高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一 次可以同步处理更多信息。
但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它很容易带来一个后果:我们的认知资源被占用的越来越多, 直到最后完全被挤压、被占用。
这就像用电脑时,我们打开一个 Word 使用了一会将其最小化,又打开一个新程序,Word 所占用的内存并不会完全释放,而是继续保留着几个线程,留在后台。
当你打开的程序多了,电脑就会运行得越来越慢,这个时候如果你打开任务管理器就会发现, 内存的资源被后台程序耗尽了。
大脑也是一样的。 想一想,当你感到特别疲劳时,是不是有一种感觉:你觉得大脑里装满了东西,导致思维转
得很慢,却又说不出是什么东西。
这就是因为,认知资源被占用殆尽,不足以进行运作了。
二、坚持记录和写作,释放大脑内存。
那么,怎样才能释放这些被占用的认知资源呢? 有一个非常简单的办法:把脑子里想的东西,写下来。
我们的大脑,之所以会把信息保留在「后台」,是因为:大脑认为这些信息是重要的。 它会想:我一定要记住它们,免得它们被遗忘了。
尤其是对于什么呢?未解决的问题。
因为,未解决的问题,意味着不确定性,也意味着不稳定的状态。
而我们大脑,本质上是不喜欢「不确定」的,它会倾向于把这个问题弄清楚。
你一定有过这种感觉:当大量问题悬而未决时,哪怕你强迫自己专心下来,也做不到。 你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这些问题,渴望着立刻解决它们,或是得到一个确定的结果。
这种状态,表现在外部,就形成了压力,这就叫做「契可尼效应」。
而将这些信息记下来,就相当于给大脑释放一个信号:
这些信息已经被记住了,它们不可能被遗忘,你就放心吧。
这是引导大脑释放认知资源最好的方法。
心理学家 Pennebaker 和 Beall 做过一个实验。 研究人员找到一群压力过大、正在接受心理咨询的学生,把他们分成三组。
第一组:让他们每天花 15 — 20 分钟,写下「最令你感到焦虑、给你压力最大的事情」, 持续 4 天,要求它们一五一十地把细节写出来;
第二组:同样的写作要求,但是题目换成了别的。比如描述一场聚会、写一个小故事,等等。 第三组:接受正常的心理辅导,不作任何改变。
在随后 4 个月的跟踪调查中,第一组普遍反映,他们感到压力变小了,状态有所好转。 对三组的体检也显示,第一组的身体指标(血压、肝肺功能等)恢复水平,普遍优于其他两 组。
Pennebaker 和 Beall 解释道:
把压力源写下来,会给大脑一种「这些信息已经记住了」的感觉。 这时,替代效应就起作用了。 大脑就会自动清空这部分资源,腾出空间,去思考别的问题。
怎么做呢?用纸和笔写下来,通过这种方式理清大脑的想法,将思维重新清零。
许多人有写日记的习惯,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一一记录在内,日记是对自己一 天的总结,是记录自己内心世界的一本书,是记录自己思想的一本书,是记录自己人生历程 的一本书。
最关键的是,通过写日记,可以带来将思维复位、大脑清空的那种「神清气爽」的感觉。
三、如何记录和写作?
知道了记录和写作可以帮助我们释放认知资源,那么,我们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这里,我们推荐大家记录四方面的内容。
第一.压力记录 如同前文所说,把担忧的问题,造成压力的原因写下来,能非常有效地帮助你缓解压力。 例如:
我非常担心,今天的工作搞砸了,会不会影响整个项目?老板会不会怪罪我?
当发生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可以这样问自己: 工作真的搞砸了吗?搞砸的程度有多严重?是我太过紧张了,还是已经造成实际损害?等 等...
或者,这份工作在项目里占多大比重?它的结果对项目有多大影响?我对结果的担忧合理 吗?别人是不是根本就不在意?等等。
把这些思考过程,全部写下来。
写完之后,可以撕下来扔掉,也可以藏起来,作为记录。
你会发现,一页纸写下来,思路已经变得开阔了许多,大脑仿佛也更加清晰了。
第二,灵感记录
另一种需要记录下来的东西,是脑子里盘旋的念头、想法和灵感。
我想,许多人应该都有过这种经历:阅读、休息、漫步时,突然灵光一闪,产生了某个碎片 的、不成型的想法。
这个时候,会发生什么情况呢?
要么,你毫不在意,那么它倏忽而过,立刻消失,不留下痕迹;
要么,你觉得有点意思,想把它记住。
那么,它就会一直留在「隐性认知」里,占用着这部分资源。
最好的方法,是立刻把它记下来,既保留下了这个想法,又减轻了大脑的负担。
平时在碎片时间里,我们可以让思维进入发散状态,无边无际地蔓延。
突然发现有趣的点,就立刻把它记下来,到晚上再整理、归档。
日积月累,就成了自己的灵感库。
不管是写作、还是设计、还是策划、销售等等,只要平时需要思考的事情,有灵感的时候记 录下来,归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中,等到需要时,就可以从中筛选、浏览,并加以思考、推 演和完善,说不定就能产出思维的结晶。
第三,自由记录
这种方式,有两种适用场景。
1. 起床之后
在整晚的睡眠中,我们会由深度睡眠,慢慢过渡到快速眼动期(REM)。 在后者的阶段中,我们的部分大脑细胞是活跃的,它们会产生大量信息(亦即做梦)。
所以,有时起来之后,会感到大脑还没有彻底清醒,思维转得很慢。 这就是因为,这部分信息占用了太多的资源。
这时,可以铺开纸笔,把脑子里能想到的东西全部写出来,不用受到任何规则、字体、逻辑 的约束。
只需写上几行,就能逐渐恢复思维,调适到工作状态。
2.在犯懒的时候
比如下班回到家和周末,经常会什么事都不想做。
这时,随手拿起纸笔,把大脑里的想法写下来,记录今天工作的心情、描述上班途中看到的 事物......诸如此类。
也可以给自己一个既定的主题,比如:刷手机随便看到的一个话题,把它写下来,以它为中 心,进行发散思考,将脑子里的想法串起来。
不需要很长,也不需要逻辑通顺,只需要如实记录下想法,写上几百字即可。 这样,就能快速让自己恢复精力,从而重拾起既定的计划。
第四,日志记录
我们为什么会失眠?
很大的原因,是因为,在我们准备睡觉时,脑子里还有太多的想法,没有得到安定。
当「显性认知」空置时,它们就从后台切换到前台,充斥在意识中,让你久久无法入睡。
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做睡前日记。
把这些想法写出来,把一整天的困惑、心得、经历,以及第二天的计划,全部写下来,将它 们外部化。
你会发现,虽然很多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但单单只是把它们写下来,放在一边,告诉自 己「明天再说」,也会心安很多。
好了,以上就是一些快速恢复精力、清空大脑的小技巧啦,大家学会了吗? 当遇到这样的问题,大家快试一试吧,看看是否能够帮助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