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初鉴 其十
2020-12-01 本文已影响0人
南川子
引:今人見謹願之士,類稱為善而取之;聖人則寧取狂狷。至於謹願之士,雖一鄉皆好,而必以為德之賊,是世人之善惡,分明與聖人相反。
南川子曰:圣人之所崇未必世人之所崇也。圣人虽好,然未必人人皆欲为圣人。圣贤之道佐世人,世人之道远圣贤。
引:凡欲積善,決不可徇耳目,惟從心源隱微處,默默洗滌,純是濟世之心則為端,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為曲;純是愛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憤世之心即為曲;純是敬人之心則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為曲;皆當細辨。
南川子曰:修身养性非一日之功也,必也日日夜夜用心于此也。然其坚决之心亦不可缺,不然其心不坚,终无所成。
引:何謂陰、陽?凡為善而人知之,則為陽善;為善而人不知,則為陰德。陰德,天報之;陽善,享世名。名,亦福也。名者,造物所忌。世之享盛名而實不副者,多有奇禍;人之無過咎而橫被惡名者,子孫往往驟發。陰陽之際微矣哉。
南川子曰:积阴德,所以安心也。积阳善,所以安身也。名若副实,名亦无妨。名不副实,勿恋此名。
引:乃知人之為善,不論現行,而論流弊;不論一時,而論久遠;不論一身,而論天下。現行雖善,而其流足以害人,則似善而實非也;現行雖不善,而其流足以濟人,則非善而實是也。
南川子曰:善恶者,莫以其名观,当以其实观。世多有以善之名,而行恶之事者。故勿观其名,观其实。
庚子年十月初九
2020.11.23于北京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