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故事哲思散文

如果死期可以预知

2019-11-28  本文已影响0人  静谧美好

     

紫色的毛线花儿

      在忙碌日子里的某一个午间抛下了所有的情绪,给自己煮了杯热咖啡。很久没有打扫过房间了,无论说起任何与生活相关的话题,总有一个忙字能拿来抵挡和蒙混过关。冬月的普洱比起任何城市都是无比温暖的,不仅仅是温度高气候好,而是它的阳光、风景、每一寸土地的温度,不得不说是造物主的杰作。今日小雪,在普洱也只是一个节气罢了,从来没有过真正的雪和冬天。

      我坐在阳台的沙发上,我的猫就睡在前面的地板上,时不时偷瞄一眼确认我在身边,才又安然的睡去,阳光透过玻璃窗,洒在红色的杯子上。古铜色的小茶匙伴着口红的印记安静的躺在咖啡溢出的残渣上。晨起时还在舞动的白色纱帘,也睡着了。绿箩昂着头,几片枯萎的叶子躺在泥土里,一动不动。随手扔在桌角上的书,默默的封存着我不曾去过的世界,扉页里的书签娇羞的藏在最初的那一页,阳光挪了一步,艳丽了她的罗衫。橘黄的毛线毯搭在身上,随意挽起凌乱的头发,搅拌着咖啡里的故事,指尖掠过一行一行的文字,墨香味在阳光下越发的浓郁了,听见时光在喃喃细语,它说:“这岁月啊!唯有静好。”

        岁月时常静好, 向死而生的我们为何会活得这么忙碌焦虑,为什么不敢去放松神经享受一下生命的赋予,比如阳光和爱。到底我们抓住了什么才能叫做成功,到离开的那天,是否依然会觉得拼命抓住的东西是真正想要的?又或者到死也没有勇敢的爱过真心爱的人,做过我们真正想做的事情。

        想起一个人,我们合作校的一个老师,三月的时候来给我们培训机构做教学落地培训。不到三十岁的样子,属于看上去有点可爱的类型,工作起来却毫不含糊。培训之余我们一起讨论健身的话题,他说他爱好跑步,健身过度腿有点不舒服,走起路来不是很方便。我请他和同行的老师吃了正宗的云南傣味,他兴奋的拍了照片分享到朋友圈。短短两天的时间,大部分时间都在忙碌的工作中,交谈甚少。临行时送了他一饼普洱茶,推脱再三才收下,说学校有纪律。结束普洱的落地紧接着去了云南的另一家机构,看到了他朋友圈拍的机场照片,那天的阳光特别灿烂。对于工作中偶然的遇见我们很少去回顾或是重视,走了就好像没有来过,偶然看到朋友圈的分享也只是比陌生人多一份印象而已。四月份去贵阳出差,在南明河畔跑步拍了抖音,他加我并留了言,看到我家的英短蓝猫便说起了他养着的几只美短,没有再提及说好一起吃饭的事情,习惯了工作上总是客气寒暄的我们并不觉得有什么,也不会把随口而出的一句话当作什么承诺。

      普洱的四月天是极美的,每每到那个季节就会有莫名的悸动,没有创作的天赋也写不出伟大的诗句,忙里偷闲一个人开着车四处兜风,看茶山的花花草草,在旅游环线上兜兜转转,假想自己就是镜头里的风景,音乐拼命掩盖着生活的压力。把那一刻的阳光装在生命的录像带里,留给未来慢慢为回忆倒带。一个电话进来,关了音乐,瞬间进入了黑洞的沉思,那个老师离开了,不是去了某一个远方的离去,是去世了。电话还没有挂断眼泪就流下来了。那个比我还年轻的老师,一个月前还说下次再来会去西双版纳好好放松几天,怎么就去世了?!当死亡来临的时候,哪怕是只见过一面的人都会让我们去狠狠的追忆。翻了他所有的朋友圈,去世的前几天他拿到了新房子的钥匙,说身体舒服多了。如果出生的时候我们都能拿到命运给我们的死期,或许我们能少一些遗憾,会好好的晒晒太阳,多抱抱家人和我们的猫。那些物质名誉哪值得我们这么有限的生命去浪费呢?!上帝真是个会开玩笑的家伙,就是不给你死期,让你自己去感悟,连个忏悔的机会都不可能有。他的朋友圈永远都停留在了四月,那是他给朋友和亲人最后的温度和念想。

      生活太忙了,我们追求的东西太多了,离开的人也会随着时间在我们的记忆里彻底消失,带着他们用死亡换来的教训,未曾体验的感受又怎可能感同身受。想起我一个学生的妈妈,到了生命快要结束的日子,每周都陪着孩子来上英语课,孩子上课的时候她就在教室门口的沙池边读书,扎着两个辫子,阳光洒在她的头发上,温暖又灵动。现在想来,她是在死期即将来临时跟青春的自己告别,中年的女人扎着小姑娘的辫子,眼神里全是纯真。她织了很多毛线花儿,发微信问我喜欢什么颜色,第二周我的办公桌上多了一把紫色的毛线花儿,送给我绑在窗帘上,特别的漂亮。那段时间我爱写点小诗,她总是第一个给我评论说喜欢我的文字。可惜没多久她便走了,知道的时候心酸又遗憾。我甚至不清楚她得了不能医治的病,一直单纯的以为她就是那样一个纯真有趣的灵魂。原来她是在用最真切的自己在跟这个世界告别。她走了,那些紫色的花儿一直都在,有时候人的生命还不如一团毛线花儿。

      我教过一个叫李希的孩子,她的爸爸是毫无征兆离开的,这之前我们莫名的有过一次长谈,平日里也只是接送孩子,从未有过过多的交流。那天我一个人在办公室,他来找我,说晚上有同学聚会能否把孩子寄放到我这里,让我带着他会放心一点。孩子的妈妈生病没有办法按时来接。他跟我说家里条件不好,其它特色课没法给孩子上了,英语重要,要让孩子一起坚持学下去,孩子妈妈每个月都要靠打胰岛素生活。他说自己太老实,单位集资买房子没能争取上,现在房价越来越高了,一家人不得不挤在一个小宿舍里。那天晚上接孩子时他特意给我带了几饼自己亲手做的茶叶。喝了点酒又啰嗦了一些,拜托我一定要多督促他女儿好好学英语。现在回忆起来那也许是上帝冥冥中给他托付的机会。没多久我们便放暑假了,开学通知上课的时候听到了他离开的消息。说是去乡下给茶农上课饮酒过度突发心梗猝死了。当时是半夜,只有孩子和他在一起,难以想象一个九岁的小女孩儿那天都经历些了什么?!死亡来临的时候连个招呼都不会打,叫我们如何去迎接它呢?他明明说只是妻子的身体不好,幸亏自己一直很健康。他哪里知道上帝带走一个人的时候是从来都是没有道理可讲的。

      在如此静谧美好的午间,我想起了他们,那些不知不觉与我们擦肩而过阴阳两隔的人。他们的去向必然是我们未来的路,没有谁能逃得了,时常这样想想或许能活得更明白一点。如果每个人的身上都印上了死期,我们一定会更加的宽容。吞下恶毒的言语,再给一个拥抱,认真的倾听,充分的理解。我们常常高估了生命的强大,中国人很忌讳死亡的话题,好奇的孩子每每说起死这个字,老人们都要再三的告诫那是不吉利的说法,要避讳。无论言语中我们如何去避讳,死亡就在那里,不远不近,有可能随时都会来临。

      最近朋友圈都在转发高以翔去世的消息,他在视频里说:“ 我当然是希望十年二十年之后能好好的enjoy life ,因为 life is short”  他说对了生命很短暂,但他不知道居然会这么短暂,他那些关于孩子家庭和退休生活的再普通不过的愿望永远都停留在了三十五岁。如果生命初始就预知了死期,我想他会少很多的遗憾。所以我们为何不毫无避讳的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好好的爱周围的一切,感恩生命的赋予。

    妈妈发信息催我去她家吃饭,这是我们母女之间的日常。我不敢想如果有一天我收不到妈妈的信息会是怎样的难过。然而分别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修行,何不把每一条信息都当成最后一条,认真的回复,把每一次见面都当成最后一次,真诚的挥手。当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才能少一些遗憾,或许,少一点遗憾才是生命最大的意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