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阅读一本书》笔摘

2021-01-18  本文已影响0人  玄桑梓

这是一本教阅读方法的工具书。

该书介绍了阅读的三个层次,以及如何成为一个合格的分析阅读者,就是最高层次的方法。

并不厌其烦地介绍了不同类型的书籍,该如何去阅读。

书的引言部分,提出现在社会读者的困境:

太多的资讯就如太少的资讯一样,都是对理解力的阻碍。原因之一就是现在各种媒体,经过太精心的设计,使得思想形同没有需要了。如何将知识者的态度和观点,包装起来,是当今最才智的人在做的最活跃事业之一。

也就是说,现在有很多人,已经在做把知识分子的观点,帮忙梳理,消化和再包装销售出去的事情。方便普通人去看,甚至呢,都不需要人们去动脑想问题了。因为他已经帮你分析梳理好了。人们直接拿过来用就好了。

这就好比你观看一部下载好了的影片一样,想看哪里就看哪里,你需要做的只是按按按钮即可,就可以找到适合的言论和观点。根本不需要动脑筋去总结。

作者提到,阅读是一件有主动和被动之分的事情。

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因为你越主动,探索能力就越强,读者因此可以收获更多。同时,读者对自己,以及自己面前的书,要求越多,获得的也越多。

在这里,作者还打了个比喻:说作者和阅读者的关系,类似投手和捕手的关系,这里面只有球是被动的。阅读也就是捕手的艺术在于:能接住任何球的技巧,快速球,曲线球,变化球,慢速球等。

这个比喻十分形象。每当我们拿起一本书,就像是作者朝我们跑了一个个球。我们怎么去接球,接多少个球,接球的姿势帅不帅,可以接住几个球等等,都是我们读者去决定的。

写作者和读者的成功沟通在于:作者想表达的心思,刚好可以被读者掌握住。读者要接住多少意念,完全在于他阅读的主动性。以及他投入不同心思阅读的技巧如何。

以此,引出后面的进一步陈述。

作者说,阅读的目标,是为了获得资讯而读,为求得理解而读。

阅读的艺术,这是一个凭借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于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

我们的头脑会从粗浅的了解,推进到深入的理解,而产生的这种结果的运作技巧,就是由许多不同活动所组合的阅读的艺术。

作者还表示:我们只能从比我们“更高杆”的人身上学习。

针对这点,我表示十分认同。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一定要找到他们,知道他们是谁。

作者说,阅读,还要能被启发,读完书,除了会知道作者所说之外,还要明白他的意思,懂得他为什么会这样说。

这就有点和我们老祖宗不谋而合了。 我们古文里有句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接下来就是本书的主要内容了:阅读的三个层次。

基础阅读,检视阅读,分析阅读。

何为基础阅读:就是可以搞清楚这本书在说什么就好了。认识书里面的字,不怎么需要动脑。我们小学六年级之前的阅读教育都是属于这类。主要是以识字习句为目的。至于作者表达的意思,基本上自个是分析不了的,只能听老师在台上讲。

何为检视阅读:也称为略读。就是搞清楚这本书结构如何,包含了那几部分来讲一个什么事情。

怎么做检视阅读呢?

作者说,要有系统的略读或者粗度。在这里,也介绍了几个可操作的步骤:

第一步,先看书名页,看副标题,摸清楚本书宗旨,看它自己从什么特殊的角度来介绍自己,判断出这个书的类型。

第二步,研究目录页。对全书的基本架构作了解。

第三步,看书的附录页。看全书都引用了哪些外部资料。

第四步,看出版者的介绍。

第五步,随便东翻翻,西翻翻这本书,挑几页跟主题相关的内容快速读一下。

第六步,看最后1-2页。

走完整个流程,不超过一个钟。

说个感受,其实咱们在不确定眼前这本书该不该读的时候,就应该使用上面的检视阅读方法。我自己就是这样做的。

接下来的分析阅读,是本书的重点,即全盘阅读。 

那么我们怎么做分析阅读呢?

首先作者提了一个问题让我们进行思考: 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

有的人翻开书就昏昏欲睡,把它当做催眠神器,有的人则可以秉烛夜读。

你看人与人的差距就是这么大!

作者也不卖关子了:

要想成为一个主动阅读者,需要对面前的书,提出四个问题:

1)整体上说,这本书到底在说什么?

即是一本书的主题。需要用自己的语言,一句话说清楚书在讲一个什么事情。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是怎么说的?

即是书的主要观点,以及作者表达观点的方式。

3)作者的观点有道理吗?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

4)这本书与读者你,有关系吗?

说实话,看到这4个问题,想要好好回答好,不仔细读读书,还真回答不了。这就有点像小时候考试写阅读理解的试卷了哈哈。

作者继续表达自己的观点。想让读完一本书后真正属于自己,就要学会给自己提问,然后尝试回答。

当然,尝试回答过程,需要采用一些工具, 如:做笔记。

做笔记有下面3个好处:

a)拿着笔,可以时刻提醒自己保持脑子清晰。

b)做笔记让人主动去思考,去记录。

c)辅助记录作者的思想。大概就是乱笔头不怕好记性的意思。

接下来,作者继续讲了分析阅读几个实操的步骤。

5)找出书中关键字,词义。并诠释它,先与作者达成共识。

6)从最重要的句子入手,抓住作者的主旨。

7)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

8)确定作者在书中,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哪些问题没有解决。

可想而知,如果我们按照以上八个步骤,去阅读一本书,回答这些问题。

那么我们可以算是读懂了作者的意思了,成为了一个合格的分析阅读者。

书的后面的内容,便是作者对不同类型的书籍,给出了不同的详细阅读方法。就不一一细解了。


最后总的来回顾一下,读完这本书,我想到自己入的知识星球:老齐的读书圈,应该就是使用这样的方法来给我们读书。

在我们不知道书读不读的时候,或者该不该买的时候,可以使用检视阅读的方法来判断。

在决定要读的时候,就需要使用分析阅读的方法来读了,找出作者的观点,找出书与自己的关系。在读书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提升自己的理解力。

整体这本书读下来,给我的感受是: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书籍,值得细读和模仿实操。也值得购买收藏。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