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力量

2023-07-27  本文已影响0人  2017小荷

这个七月跟着九朵老师学长文挑战课程,一篇篇的故事听下来,一篇篇的故事读下来,孩子一开始只会说“妈妈,我不会读,我不想读”到现在“妈妈,老师夸我了,妈妈,我可以读一整段了”,孩子的那种高兴和自豪洋溢在她那小脸蛋上。是啊,对于零基础识字的她,能把一篇篇千把字左右的故事一段段读下来,实在是个巨大的挑战,还好,有九朵老师的鼓励,有故事的陪伴,是故事带给了孩子力量,让她继续挑战,每天坚持着读一段。

第一个故事是《蒂莉和高墙》。蒂莉是一只小老鼠,但是他和别的老鼠不一样,他很想知道高墙外面的世界是怎样的。他就想了各种办法但最后都失败了,偶然的一次,他看到蚯蚓在地下钻土,她才恍然惊觉自己也有这个本领啊。于是,他开始钻墙,一直不停地钻,等他终于来到墙的另一面时,发现原来也是一群和他一样的老鼠。墙对面的老鼠都欢迎他,墙这面的老鼠也欢迎他,因为是他打通了墙的两边,让老鼠们可以来去自如。

孩子们就像蒂莉一样,有着好奇和探索,在读故事的过程中肯定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坐不住,不会读,坚持不下去。可是蒂莉一直在用各种办法打通墙壁,最后发现原来自己就有钻墙的本事。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也在尝试用各种办法识字,一旦“打通”了,啃下这块“硬骨头”,那便顺利多了。万事开头难,只要迈出了第一步,那孩子可能就像蒂莉一样坚持下去。

在经过了一周左右后,孩子间的差距就开始显现出来了。我发现女儿读得很一般,而且读的段落更少,似乎没有更大的突破。她也开始想要逃避,偷懒了。我只能尽量克制自己不要生气,九朵老师再三叮嘱我们一定要有耐心,要很温柔,要不断地鼓励。所以在她读完一小段,我想让她继续读时,她拒绝了,我也就随她了。

故事《玛德琳和图书馆的狗》,也许给了我答案。玛德琳说自己不喜欢读书,可是她的边上又都是铺开的书本,她很想要老师给她一颗会认字的贴纸,可是她读书的时候总是磕磕巴巴,总是读错好多字,很多字也不认识,所以老师每次都是给她鼓励的贴纸,再加上同学们的嘲笑,她更不愿意开口了。有一次,妈妈带她去图书馆,她读故事的对象不是小伙伴,而是一只漂亮的大白狗,她还是和往常一样,读的时候总是碰到不认识的字,可是大白狗一直温柔地看着她,也不发出任何声音。慢慢地,玛德琳开始自信了,也愿意在班上读了,终于她得到了一颗会认字的贴纸。玛德琳并不是不喜欢读书,她只是怕被人嘲笑,没有勇气。

我想我的女儿也是这样,读的时候,一旦碰到不会的就会马上抬头看我,直到这刻我才明白她需要的是我的一个肯定的眼神,告诉她不认识也没关系,妈妈可以告诉她的。读的时候偶尔也会看我,我想她是想要我的鼓励,而我却吝啬于对她表露。

不知道为什么,我不太会鼓励别人,也许是原生家庭带来的烙印,在我的记忆中,我的父母似乎没有对我表达过肯定,我记住的都是对我的否定,久而久之,我也就变成了只会用大声用否定来和孩子对话。自己呢也很自卑,很多时候都只缩在一边,工作后的这几年已经改变了很多,我也很庆幸遇到了鼓舞我的人,让我开始变得主动,大胆起来。

故事是有力量的!

好的故事更难治愈人的内心!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