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天千字文--2016/Mar与书有关终途读书

巴尔扎克的《被遗弃的女人》

2016-03-11  本文已影响1114人  沈栀暖
当爱的信念遭遇世俗的樊篱

沈栀暖/文

巴尔扎克最有影响的长篇是《高老头》,但是极少有人去读其续篇《被遗弃的女人》。

一看到题目,大多人可能会觉得,根本没有想要去读下去的欲望好吗。其实当我看到题目时,也是这样认为。之所以最后会去读,是因为另一个同样被遗弃的女人。估计你也猜到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至今仍然记得,有一天半夜,失眠,窗外正下着雨。我所住的小区,在19栋3楼,书桌正好挨着窗户。我听着外面嘀嗒嘀嗒的雨声,习惯性的爬起来,披上睡衣,然后就随手翻开了茨威格的短篇小说集,我记得书中除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还有《火烧火燎的秘密》、《马来狂人》等诸多内容。但是我是看了目录后,直接选择了信读起来。

可能是觉得,在那样一个夜里,很适合去读一封信,所以才会越过前面的故事。

信的开头说:“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的你啊”

当时觉得这样的开头很是别致,然后我就跟着那个女人的诉说,一头扎进了她的爱情故事中。然后就随着她的思绪,一起经历了她的少年、青春直至死前……然后我就一边看一边哭,最后果断失眠。以至于很多年过去了,我都害怕看到这种题材的小说,甚至我会去拒绝所有会让我泪腺变得十分强大的题材。

我朋友问我,为什么不写写这个故事的评论。我说我不敢,我怕自己又一头栽进了情节中去;我说我没那个笔力,写出来会显得矫情。

信的前面,直接说:我的儿子昨天死了,随后写到了床的四角高高燃着的四支蜡烛,用自己不敢移动怕影子照在儿子的脸上,来写儿子真的已去的事实。

“我只有你,你从来也没有认识过我,而我却始终爱着你。”这句台词,读起来的时候,我那时候年少无知,觉得这女主真深情,如果我是男的,一定好好接受,定不会辜负。甚至,我心痛她自己明明那么难过,可是却不敢了结自己的残生。

现在读到《被遗弃的女人》却豁然开朗,那个时候陌生女人并没有等来幸福的遗憾,却在这里得到了回答。

不同的是,这里讲述的是一个巴黎贵妇鲍赛昂侯爵夫人遭人遗弃,离开巴黎到诺曼底隐居三年后,小自己十岁男爵加斯东对自己疯狂追求,然后自己再次陷入情网的故事。

读来的过程中,其实我就在想,如果陌生女人,也如同加斯东那般有勇气,而不是死前,再真情告白,那么会不会也会有鲍赛昂侯爵夫人和加斯东一样有九年的幸福时光?

其实这个疑问本身就不成立,也就无所谓结局。

加斯东在追求鲍赛昂侯爵夫人时,同样是一封爱意满满的信。虽然读起来,多少让人觉得有点“虚情假意”的成分在里面。

鲍赛昂侯爵夫人回应时说到了自己情愿死,也不愿再次被遗弃。坦然承认厄运使自己学会了算计,同时也不忘去劝诫加斯东当心上了自己内心冲动的当,声称会原谅男爵孩子式的诡计……

加斯东立刻作出回答声称自己会接受安排,去作一个凡夫俗子,发誓会永远忠于夫人,直至死亡。

毫无疑问,一来二去,两个人都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是鲍赛昂侯爵夫缺少了勇气只能选择收拾行装,前往日内瓦。没有谁会想到加斯东会尾随,然后展开如火如荼的追求。正常的发展应该是鲍赛昂侯爵夫人接受了,然后两个人一起快乐的走完一生。

但是结局往往不会这样,总会迎来致命的危机,加斯东的母亲在这个时候,搬来了宗教以及道德,还美其名曰,要把自己的儿子从反宗教反道德的漩涡中解救出来。夫人的一封回信,看似云淡风轻,实则风起云涌。但是最终加斯东还是选择了和富家小姐结婚……

对,这个女人又被遗弃了。

从此她青灯古佛,不再离开卧室,你能够想象,她的样子。

而加斯东呢,无疑不会让大多读者喜欢,你可以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因为相爱没什么错,可是相爱再相杀呢?

娶了富家小姐,又为何不好好对待,而又徘徊在鲍赛昂侯爵夫人的家园?一个夜晚,加斯东硬闯的结局,换来了夫人的以死相逼。

他逃回家中,写了短信,期待她的回音,但是信原封不动地又回到他的手中,末了,一句“先生,您自由了。”于是他实践了自己对于爱的诺言,开枪自杀了。

而现实生活中,很多的爱情,大多同这部小说一样,彼此缺少爱的信心,却有口口声声说起自己的信念。固执、强烈的信念其实在我看来,一点儿也不值得标榜,毕竟最坏的结果可能会导致两个人的毁灭。

有人说,恋爱中的人,智商为O,可是在我看来,那个时候的彼此才是最聪明的。双方既达到了目的,而又不会彼此受到伤害。

有人说,恋爱中的人,又容易疑神疑鬼,毕竟如果爱情没有保障,剩下的多是怀疑。

纠结的地方就在于两人一边深省,又一边自欺欺人。

就如同加斯东,渴望在爱情中超脱一个凡夫俗子的命运。

就如同鲍赛昂夫人,希望在爱情中成为一个完美的女性。

当这种爱的信念遭遇世俗的樊篱时,爱的绳索无情断裂,才猛然惊醒,原来,彼此从来没信任过爱情啊,彼此也就再也没有信心了。可是怎么办呢,还有信念啊,那些承诺,把他们自己逼入了绝境。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