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想法读书

生活变好,是从女人如何看待离婚开始的!

2019-05-11  本文已影响1人  9a28ffe1c9f4
来源:夏苏末

整理文档翻出一张旧照片,赶紧发给闺蜜显摆:“看看年轻时的我多好看!”

结果老闺蜜并不买账:“看着满脸的胶原蛋白,美则美,却远比不上现在的你好看。”

她就这样擅长戳破真相又点到为止。

明白的人,自然会懂。

仔细想想,那几年我作茧自缚,纠结在原生家庭的矛盾里,期待用婚姻改变一切,以为自己有了家从此就可以光鲜体面。可结了婚,生活并没有变好,我逐渐意识到结婚是比单身更加复杂的课程:不清楚自己是谁,却总想着自己应该是谁的两个人,完全构建不了平等而自由的关系。

朋友的姐姐,珊的婚姻很糟糕,二十岁的年纪退学结婚,结婚后才发现老公性格偏激,做事极端。

他们结婚5年,女儿3岁,钱她去赚,老公去花。

珊一度对自己的婚姻很绝望,在每个疲惫的深夜,都要在心底做一番衡量。从女儿出生的时候,她就想着离婚,三年里她吵,她闹,她离家出走,却没有勇气离婚。

她看过很多心理学书籍,也读过很多自我激励的文章,知道要遵从自己的内心,也不能因为看到别人的经历产生的共情就不考虑自己的情况,所以她不知道该怎样结束掉自己的婚姻。

于是,她来找我要些建议,期望通过‘过来人’的答案让自己的生活清明起来。

一个人在弄不清楚自己的需要时,总是习惯于从别人那里捡“二手经验”,企图通过这种趋利避害的行为,能有个捷径的未来可走。

但,很多人“听过很多道理却过不好一生”,正是因为道理是经历过的人用身体血肉构筑的真理,不曾亲身体验,哪有感同身受。

经验可做参考,却决定不了你自己的婚姻生活。

当年决定从狼狈婚姻抽身的时候,我经过深思熟虑的:我和前夫都有过被迫离开父母的经历,我渴望以建立自己的家庭弥补童年的缺憾,而他选择以无条件服从父母换取存在感。

当我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很多次尝试跟他沟通,遗憾的是他不能接受事实,我无法忍受自己的婚姻长期处于被别人控制的状态,所以我选择了离婚。

期间不是没有听从父母的劝诫,为了孩子将就,也曾低眉顺眼缓解彼此的关系,只是我太高估了自己,当他嬉笑着问我赚到多少钱,一脸算计的模样,倒足胃口。

我发现,没办法再勉强了。

决定离婚前,我问了自己两个问题:

1.你对人生的期待是什么?

2.你能承受的最大代价是什么?

心里有了答案,所以我才会坦然接受最差的结果。

最坏的心理预期让我抵抗了抑郁状态,努力赚钱一点点存钱,然后舍掉房子带着孩子离开。

做任何决定其实都没有想象中艰难,我们之所以痛苦是因为决定前和犹豫和纠结,无论做任何决定不妨先问问自己所能承受的最大后果是什么?

如果没有足够的决心,就不要继续纠结,多余的精力不如去做些让自己开心的事儿。

曾一起工作过的同事樊芳就很清楚自己的需求,她的老公曾经出轨过一段时间,芳姐发现的时候非常痛苦,她当时的想法就是离婚,冷静下来之后,她发现自己是不想离婚的。

发现了自己的真实需求,芳姐决定把这件事翻篇,她不打算跟老公摊牌,当然也不允许出轨的老公继续逍遥。

芳姐灵机一动,算了算家里的存款,然后速度地定了一套新房。

交完首付款,芳姐打电话通知老公办贷款手续,她老公听到很生气,质问她不商量一下就买了房。

芳姐温柔地笑笑,跟她老公讲:“孩子明年就读初中了,这里刚好离学校很近,同事告诉我楼盘这两天在做活动,我怕错过机会,所以就先交了款,没来得及通知你。”

她老公一听,顿时没了脾气,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打算,没什么可抱怨的,跟芳姐一起办了贷款。

买完新房,芳姐的老公压力徒增,一心想着怎么增加些额外收入,出去玩的次数越来越少,半年以后,芳姐确认老公的婚外恋彻底告吹了。

我们每个人因为原生家庭和成长环境的不同,对生活的敏感度和承受力也不尽相同,离婚不是最好的选择,前提是你是否了解自己的需求,当你的婚姻塞满了愤怒,怨恨和付出感的时候,请先放下对婚姻的评判,就像看电影一样好好看看自己,弄清楚心里的想法是“真的”还是“假的”。

其实,何止婚姻问题如此,生活的很多抉择都是这样,当我们清楚自己的需要,就会发现生命中很多重要的东西只跟自己有关,别人无法替代。

当你不再寄希望通过爱情让别人成为你生活的依靠,你会发现:学会和那个暴戾、消沉、偏执的自己相处,独立面对自己的生活,才能建立平等自由,基于分享和分担的婚姻关系。

日剧《最完美的离婚》里有句台词特别打动我,镜头里年迈睿智的奶奶对迷茫的女主说:“罐头1810年被发明,开罐器1858年才被发明出来,有时候是这样,重要的东西有时也会迟来一步,无论是爱情还是生活。”

我们每个人都不完美,我们的婚姻也大多是不完美的,即使有也未必是负负得正的结果,绝对是自己跟自己战争的结果。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