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想法哲思

正在减肥的人,为什么不要既节食又运动?​

2020-11-29  本文已影响0人  未历安

人生这道题,我想问个为什么?

今天杜老师来回答的问题是:

正在减肥的人,为什么不要既节食又运动?

image

​减肥、健身、素食主义,​越来越成为时下最主流的养生方法,但在培养自己身体习惯的过程中,很多人由于坚持不下去就中途放弃了。

最近杜老师看了一本书《坚持,一种可以养成的习惯》,作者是日本作家古川武士,看完后不得不佩服​,在约束自身,节制人性欲望方面,日本人的“苛己”文化确实有其独到的见解和方法。

作者从大量的调研中发现,那些在培养各种自律习惯的过程中​失败的人,都或多或少地犯了以下三种错误:

1、同时培养多项习惯

2、行动流程复杂繁琐

3、在意结果大于在意角色

​作者强调说,无论什么原因导致你的习惯培养失败,并不是由于你的意志力不够或者自律性差,造成你中途放弃的原因,一定是因为你的方法错了。

就把话说的这么绝对!那既然狠话放的铿锵有力,咱们就来看看他所说的,养生自律习惯的“正确方法”​到底要怎么做:

首先第一条,​要在一段时间内锁定一条习惯培养,不可贪心地去同时培养很多习惯。

人类的大脑中有一个机制叫做“习惯引力”,​能够把人从新习惯的变化中拽回来,不让你改变,就像火箭升空时要克服的地吸引力一样,这使得我们的神经系统形成了“能省力就省力”的原则,天生就是厌恶改变,不喜欢从旧有习惯的惯性中跳出去。

同时培养很多习惯就要同时克服多个习惯引力,人类对付一个​尚且力不从心,多个习惯引力同时群殴你,我方自然就溃不成军,早早地战败。

说到贪心,这里面最典型的高失败例子就是减肥,很多人一开始就规定自己要同时进行饮食管控、要运动、办健身卡、早起跑步……一上来就承受了多倍的习惯引力。

这样通常坚持3~5天人就拉胯了,疲惫不堪,突然觉得自己雄壮一些也挺好的,转头就进入了报复性纵欲的旧习惯中,甚至变本加厉,要把这几天亏欠自己的都补回来。

所以要培养习惯,请先只挑战一项,经过1个月~3个月的适应后,让这项习惯被大脑认定为“新的旧习惯”,每天实践起来像刷牙洗脸一样自然而然,再继续挑战下一项习惯。

​第二个方法就是要让行动规则越简单越好。

很多想靠运动减肥的人​,在最开始时把计划表做的琳琅满目,从早到晚安排了5、6种健身项目,跑步、游泳、跳绳、打球、蛙跳……周末再约个爬山,再发朋友圈立flag——“减肥计划第一天”。

反正气氛整得挺轰轰烈烈的,迈开腿之前先过过嘴瘾,也挺解气。

但每天这些项目记都记不住,坚持执行就更别说了,所以即使你只锁定一项习惯,如果行动规则太复杂,想长期保持也很困难。

作者在书中建议,先确定一项行动,再把这项行动的内容尽量简化,要运动跑步就先只是每天跑步,​等到这项习惯成为自然,再开始下一项计划。

很多自我管理方面的习惯都需要长期培养,不是立竿见影的效果,拉长时间线来看,即使糟糕的坚持也好过放弃,​今天不想跑步,那就去室外散散步或者走几趟楼梯。

但是当连续两次放弃时,就是一个坏习惯的开始。

这就是说,如果你今天没跑步,那明天就一定要去跑,否则连续两天就是一个坏习惯的开始,第三天之后可能就彻底放弃了。

第三,打造自己的角色身份,而不是在意结果。

关于这一点,古川武士这本书论述得其实并不是很好,有另外一本很知名的书《这本书能让你戒烟》,他的作者是英国作家亚伦·卡尔,他对一点有更好的表达。

他说人们在戒烟期间,如果遇到别人递给你烟,你不要说“对不起,我在戒烟”,而要说“我不抽烟”。

两者的区别就在于,说“我在戒烟”是一种行为表达,“我不抽烟”是一种身份表达——我是一个不抽烟的人。

打造自己的身份角色,这会让人产生认同感,就像自己给自己贴了一个身份标签一样。

那么放在减肥上,如果好朋友今天晚上要请你吃大餐,你说“不去了,我减肥呢”,这大概率会成为一句废话,在对方软磨硬泡的攻势下,你很可能就说服自己允许今天放纵一次。

但如果你说“我是个晚上只喝水的人”,可能你会遭到友好的嘲讽,“上星期是谁半夜非要吃份小龙虾外卖才睡觉的?”,不过这会让你保持住节食者的身份角色。

从现在开始你就是这样的人了,晚上只喝水不吃饭,坚持这个身份3个月到半年,朋友看你真的洗心革面了,也就不会再那样说了。

至于“不要在意结果”,其实是要让自己在培养习惯的过程中,尽量别活得太累。像带秤吃饭这种行为,它的结果肯定是好的,但每顿饭都这样,大米饭数着饭粒儿吃,奶茶放量筒里喝,把这件事就搞得太复杂了,很难长期坚持,生活也失去了乐趣。

如果你认同自己是一个节食者,减肥者,你就会自己掌握分寸的,不要低估自己的控制力。

优秀的习惯都是长期坚持的,扎猛子的形式主义也挺不了几天,要讲究正确的方法,先锁定一个习惯坚持,再把这项习惯的内容尽量简化,最后打造自己的身份角色,并保持每天生活的乐趣。

我们培养自律,是要让我们拥有更健康的生活,而不是牺牲幸福,沦为自律的奴隶呀~

希望对你有所启发,我是杜老师。

喜欢这篇文章点个赞,关注我共同成长。

人生有难题,就来看杜老师的频道——

|| 我想问个为什么 ?||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