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共赏】国学与传统文化方木读书

《三字经》读书笔谈(三十四)

2019-02-17  本文已影响63人  浩宇yyl

【原文】

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字词义解释】

(1)披:剖开。

(2)蒲编:将蒲草编订成册。蒲,蒲草。

(3)削:将竹子削去青皮。

(4)竹简:一片片削去竹皮的竹板。

(5)彼:他、他们。

(6)勉:努力。

(7)悬:挂在空中。

(8)梁:屋梁。

(9)锥:锥子,细长而头尖的铁器。

(10)股:大腿。

(11)不教:不用别人教导。

(12)勤苦:勤劳苦读。

【译文参考】

西汉的路温舒剖开蒲草叶编订成册,借人《尚书》抄写,以便阅读;公孙弘削去竹皮制成竹简,借人《春秋》抄写,来阅读。他们两个人连书本都没有,尚且知道努力读书。

晋朝时的孙敬,每天都读书读到深夜,为了怕睡着,就把头发悬挂在屋梁上;战国时的苏秦,发愤读书,夜深时怕打瞌睡耽误读书,便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他们两人不用别人的教导督促,就知道要勤劳苦读。

【读书笔谈】

上一课,以圣贤孔子、宰相赵普为例子,讲古代圣贤、名相做学问的态度和修养,这一课,再以身世贫苦、出身卑微的两个古人作为例子,表明人人都可以求学,只要有决心,什么外在的条件都不会阻挡人求学的脚步,都能获得成功。这也表明,古代的中国,并不认为身份和地位有多么重要,人人都可以读书,都有资格读书,并无等级观念,学问也不属于哪个特权阶级。

中国古代的教育,是孔子将上古圣王留下的文化总结后,传出来的,之所以古代中国人,几乎人人向往做学问,甚至有人能够克服各种困难,也不放弃,除了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机会,最大的原因在于,因为懂得自己到底为何学习。孔子兴办教育,带弟子,为的是培育有着仁义道德修养的君子,让他们懂得如何安邦治国,教化百姓,福泽万民,所以,古代的儒生,都会有治国安邦,济世救民的志向,这就是他们永远不变的基本志向。没有这个志向,就不叫儒生。所以从根本上讲,人人都必须、也都会抱着这样的志向在求学读书,才能有如此大的决心和意志苦苦追寻学问。因此就不会是表面我们看到的具体做法。如果不明白古人读书的目的,儒生的志向,就不会理解他们这些“头悬梁,锥刺股”的具体做法和过人的意志。

志,本就是一个“士”底下一个“心”。也就是说,立志,就是立下士大夫的心愿,这是“志”这个字的本意。士大夫,这个有儒学学问和修养的阶层,他们的最大志向就是安邦治国,德化天下,使得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而士大夫这个阶层并非固定的,人人都可以凭着读书,而拥有学问,自己就可以进入这个阶层,打个比方,如同今天从小学进入中学高中,最后考大学,大学毕业,就是拥有本科、硕士、博士等学位的有知识的人了,也许这些大学以上有学位的人,就相当于古代的士大夫吧,但这只是为了好理解打的比喻。实际还不一样。也就是古代教育的实质和目的与今天都不一样,过去的学问核心是道德教育,能让人变得无私为他,志向高远,令人尊敬。因而学生们也就能积极求学,完全是发自内心的,有积极的实现人生价值的目标。

【故事天地】

刻苦好学的路温舒、公孙弘

路温舒,西汉巨鹿人,家里贫穷,只好替人放羊。他很喜欢读书,但是却买不起书籍。当时中国还没有发明纸,写字时使用的是木简、竹简或绢帛,所以当时的书都很贵,只有做官和富有人家的子弟,才买得起书来读。

有一天,他在放羊时,看到水泽里长满了蒲草,突然灵机一动,心想,为什么不利用蒲草编成本子来写字呢?于是他摘取了许多蒲草,裁成小片,再编订起来,然后把借来的《尚书》抄写在上面。路温舒就这样苦读,后来被推举为孝廉,官至临淮太守,成为一位非常有名的人。

同一时期,有一位名叫公孙弘的人,也因为家贫无法好好读书,一直到四十几岁时还在帮人家牧猪。这时,他觉得自己年纪已大,却整天与猪为伍,一事无成,于是下定决心努力读书,但他没钱买书,因此十分烦恼。有一天,他在寒竹林中牧猪,突然想到竹子是很好的书写材料,于是砍了许多竹子,削去青皮,制成一片片的竹板,再向人家借《春秋》这本书,抄在竹简上,利用空闲的时间阅读。后来他也成为一名学者,官至丞相。

这两个人物,家庭条件十分贫苦,却能自己发奋读书,让那些抱怨客观条件的人能得到鼓励或者劝诫。但同时也说明,古代的中国人,受教育的资格是平等的,机会也是平等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