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之光主题写作·第03期金色梧桐简友广场

这份懂得

2020-04-29  本文已影响0人  落凡_

距离昨晚的文字之光第二期主题写作结营仪式已经过去了九个小时,但我依然激动不已。

其实,自从闭关写作和开放点评之后,我就想梳理一下这段时间的心路历程。之所以没有梳理,一是囿于时间,二是怕自己沉淀不够。而现在,整个写作流程走下来,或许我可以做到了。

01闭关写作

本次主题写作,我们总结了第一期写作过程中做的不全面、不周到的地方,也为了更好地督促参加者都能全程参与,我们认真讨论、反复思考,最终做出了让报名者缴纳20元写作契约金的决定,并制定了详细的使用规则。

只要大家全部参与整个写作过程,包括提交作品和参加点评,这20元契约金到时会如数退还。为保证客观、中立,我们专门邀请群内没有参加报名写作的徐老师收缴和管理。

其实,在讨论初期,我提出了反对意见。我担心这文字写作一旦与金钱挂钩,可能会引起误解,可能会对文字之光这个品牌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报名的人可能会很少。

后来证明,我是多虑了。出乎我们的意料,这次报名人数达到了50人,比第一期多了近20人。

说到底,这20元契约金像一个小小的闹钟。它会时时提醒你按时完成写作,按时提交点评。不能只顾自己的文章被点评,还要点评所有参加者的文章。有了这个小小的闹钟,你可能就有了自律,有了警醒。

所以,我们收取这契约金,不是目的,只是一个督促手段,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参与,从参与中学习,从参与中收获。

想到这里,我也就释然了。现在我们是规则社会,只要规则制定的公正、公开、透明,如果你接受这个规则,那就没有理由质疑,更何况,这个规则完全于己有利。

从4月2日报名开始到4月11日提交作品,十天写作时间,比第一期的周期短,也是为了让参与者不拖沓。

陪伴这个话题,每个人都有发言权。我们被陪伴,我们也在陪伴。陪伴父母,陪伴子女,陪伴人生,陪伴风雨。所有的陪伴,都值得我们用文字记录下来,为了感恩,也为了回忆。

参加这期写作时,我正面临着一个艰难的选择。婆婆在这里待的不习惯,她老想回老家。我爸妈也不能过来带小荀。没有别的办法可想,似乎唯一的办法就是断奶,让小荀跟奶奶回家待一段时间,也让婆婆在家放松一段时间。

疫情期间,如果小荀跟奶奶回家,不能上幼儿园的琬儿也得回去。虽然琬儿已经六岁了,虽然小荀也一岁半了。一想到让她俩回家待上一个月,我就难过的很。

清明节放假回老家,我挣扎了好久,还是决定让她们留下。我下定决心的那一刻,就在想,陪伴是什么?有时候,陪伴是一种牺牲,陪伴是一种成全。陪伴有不舍,陪伴有煎熬。

我忘不了离开家的前夜,婆婆独自陪小荀睡觉时,小荀因为断奶哭的那一个小时。

我忘不了第二天早上,我趴在窗台上看熟睡的小荀时,心里的五味杂陈。

我忘不了小荀醒了以后,我抱着她,她笑的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时的样子。

我忘不了车开动以后,什么都不懂的小荀跟在我们的车后,那一双咕噜咕噜转的大眼睛。

是琬儿的活泼开朗安慰了我。她说:“妈妈,没事的,我在家会听爷爷奶奶的话,我会照顾妹妹的。我们每天晚上都视频怎么样?”我的琬儿长大了。

我也要坚强,我不能让她们看到我的泪水。我飞快地关上了车窗。

这一段的内心煎熬,我真的需要排解。我要从文字中找寻力量。于是,我的陪伴主题就以此展开。这篇《漫聊陪伴》写了自己当时的心境,是一篇心情随笔。

02开放点评

为了让闭关写作与开放点评的衔接不那么生硬,也为了增加一种文字间的仪式感。主编韩老师提出在正式点评前增加点评开营仪式。

韩老师专门制作了精美的PPT,将点评的规则、流程以及点评要求、点评模板一一加入,方便大家更好的了解点评。

除此之外,我们又将50名参加者分别设置了五个小组,诚意邀请热心奉献的五个小组组长,由组长进一步的督促大家完成当日的点评,让组长时时记录每日热情参与的人,为最后的评奖做准备。

事实证明,我们做对了。小组长们特别认真,特别热情,他们奉献着自己的智慧,奉献着自己宝贵的时间,来陪伴每一名参加者。

4月13日开始正式点评,当天点评了4篇文章。点评结束后,我们便碰头商量大家的提议,最终决定从第二天开始每天点评3篇文章。

大家都认为,一个半小时的时间,近50个人参加点评,一下子点评4篇文章,根本来不及互动。如果没有互动,点评就失去了意义。

每天点评3篇文章,就意味着我们的点评战线要拉长,这对大家是一个考验。毕竟我们都有工作,有家庭,有自己要做的事情。每晚八点到九点半准时打卡点评,一个半小时的守候,还要坚持半个月。

事实再次证明,我们做到了!50人参与报名,40人全程参与。也就是说,每晚有40个人同时在线点评和互动。

随着点评的推进,每个人的点评都越来越认真,点评的评语中有自己的读文感受,还有历史知识的普及,可以说,认真的点评评语,完全可以独立成文。这是大家对一篇文章的认真,对一篇文章的挑剔。

很多作者都说,大家不要留情,尽管挑刺,只有挑刺,只有找到不足,我们才能进步。

一开始我认为,这期主题是陪伴。每位作者写出来的陪伴都足够真心,足够用情。我们还要去挑剔里面的不足,这是不是有些残忍呢!

后来,我从越来越多的点评和互动中了解到,一篇文章除了用心用情,还要讲究章法,不能写的四不像。散文要有散文的写法,故事要有故事的写法,观点文也要有观点文的架构。

在这以前,我写文完全随着自己的思维,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甚至连学生时期学的记叙文、议论文都忘掉了,写的散文不是散文,议论文不是议论文。而我们要进步,就不能只顾着文章的情感因素。

我的文章是在第二天点评。点评结束后,我们小组服务群碰头会结束后,韩老师主动提出要把我这篇文章再深入分析一下。时间已经到了晚上十点,我有点受宠若惊。本来已经占用了大家一晚上的时间,觉得很过意不去。

但我又不想错过这种深入分析的机会。在我们的主题写作活动开展以前,我们内容部的小伙伴们已经写过两期主题,作品提交后我们每晚只针对一篇文章点评和分析,短则两个小时,长则四个小时,零点以后我们可能还刹不住车。

这种解剖麻雀的方式令人着迷,你会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分析一篇文章,分析内容、架构,以及各种文体的转换。这种点评确实令人收益。

就这样,大家非常用心热情的再次对我的文章进行了分析。就是这次分析会上,我见识了什么叫专业,什么叫有深度。方姐和阿斌姐能一下子深入到我文章背后的社会现实,深入到如何高质量的陪伴孩子。我们探讨着在农村生活过的孩子和没有在农村生活过的孩子有什么区别。

方姐用自己女儿的事例深入讲解如何陪伴孩子,如何引导孩子细致观察、体会生活。探讨的过程中才知道她是幼儿园管理者。她就像在做一场讲座,我们每个人都在认真的听,大家一时都静音了。不是信号出了问题,是我们听的入了迷,完全忘记了说话。

对于这篇文章,韩老师和阿斌姐更多的是从文体来分析。我写的其实就是随笔,只是很浅显的把自己的心情写了出来。没有深入现实,没有深刻分析。应该要透过这种表像,来分析呈现这种社会现实的深层次原因,分析如何解决,也就是如何高质量的、更好的陪伴。

确实,大部分走出乡村的人都会遇到像我一样的困境,我们的父母过不惯城市的生活,但我们还需要他们来照顾孩子。他们要离开自己熟悉的老家,去到陌生的城市,没有归属感,没有安全感。这些问题要如何解决?

所以,我的文章,完全可以从这个事例入手,写出一篇深入分析的观点文,既不影响心情的梳理,还能找到深层次的解决办法。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个问题,有所启发,这样文章才有价值。

那晚,十一点半左右才结束我这篇文章的点评。经过这场再点评,我认识到以前不曾认识到的问题。确实,我在写这篇文章时,完全是为了排解自己的心情。这篇文章仅对自己有效。如果按照大家的分析,写成一篇有价值的观点文,让更多的人看到这种价值,不仅会锻炼自己的写作水平,还会惠及像我一样有此苦恼的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写文章,我们是认真的。点评文章,我们也是认真的。桃源老师说的很好,每晚的点评就像在下文字流星雨。可不是嘛,一篇篇点评从天而降,让作者应接不暇,每每都需要点评结束后爬楼总结。我们每天都在这种用心和认真中感动着,收获着!

4月18日是我做主持人的时间。那天,我刚好需要把妈妈送到弟弟那里。弟弟在西安,为了赶时间,我们早上四点半出发,下午五点才到。

在车上,我完成了当日的三篇评文和最触动作者的图片制作,还写好了主持串词。一切准备就绪。

西安,是我大学时期就向往已久的古城。那晚我实在没有理由不出去走走老城墙。可又担心八点主持会分心。一再纠结之下,我还是选择了走出去。

晚上八点时,我已经看过了老城墙,遗憾的是没有登上城墙。于是我就沿着城墙下面,走走停停。

那晚有点冷,但我的心特别火热。我拿着手机,从永兴坊坐地铁到了大雁塔的北广场,我没有耽误主持。

恰好赶上大雁塔北广场的音乐喷泉,我被灯光吸引了,主持的同时,我还拍了几张图片,录了两段视频。

就在点评快结束时,我突发奇想,何不把刚才的视频发到群里,让大家一起见证古老长安的魅力。突然有种我身赴异地仍然赴一场文字之约的感动。

我毫不犹豫的跟大家分享了我的视频。没想到,当时大家和我一样的激动。是的,我们的心都是相通的。我的文字你会懂,我的心情你也能感受的到。还有比这更美好的事情吗?

03结营仪式

虽然我们一早就说,这次结营仪式不能像上次一样仓促,要早做准备。可因为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每天也都要评文,文字之光还要推文,内容部小伙伴们还要轮流审稿收文。所以直到4月27日下午下班后,小伙伴们才有时间约在一起商量结营仪式。

4月27日下午两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大体商量了结营仪式的流程,要颁发的奖项名称、数量等。九点半点评结束后,韩老师先给小组长们碰头,说好结营仪式要准备的工作。

直到十点四十以后,我才等到韩老师和我敲定PPT的内容。其实我都不好意思说,我完全没有制作PPT的经验,所以我很担心会做不好。

好在我们一致商定,就用第一期小晚制作的模板,一是本身就制作的好看,二是我们也要保持统一,更好的创造文字之光这个品牌。

和韩老师商量完就已经十一点半了。第二天白天上班,下班后到结营仪式开始,也仅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这个时间段还要检查下我制作的成果展视频,还有大体拟好主持词。时间肯定来不及。所以当晚,和韩老师商量好以后,我就开始动手制作了。

虽然是做好的模板,因为我是生手,一切都要摸索,因为流程和上次不一样,需要添加、修改,需要设计形状、文体等,十一张图片做完,已经到了十二点半。

还好,我早就动手开始制作成果展视频了。我希望这期视频比第一次做的更好。所以从很早我就开始找视频软件,还要考虑自己的接纳程度,最终我选定了易企秀。

接下来就是把每个参加者的微信头像下载,用美图软件添加上参加者的简书名称,在易企秀中挑选合适的模板,再添加一些与文字有关的金句。等我觉得制作的差不多了,就将视频分享到群里,最后经过反复商量,觉得还要调整图片顺序。

其实在这以前,我几乎每天都登录这个视频,看看里面那些模板不合适,那些字体不合适,然后把每天制作的最触动图片放进去,也是为了最后不着急。当我无意看到这个软件里的浏览数38时,我才意识到,原来我修改了这么多次。一切都是为了更好的呈现!

我想在视频里添加关于这期写作的数字,所以做了一些统计工作,当我发现我们一共收到点评评语1916篇时,着实被惊到了。团队的力量真的很强大。先不说总数,就是每位参加者文章的评论区里,我们点评者跟进的40多个评论也挺壮观的。

4.28日下午下班后以后,我再次对PPT的画面进行了调整,然后分别截图发到手机微信里,然后一张一张的裁剪。看着温暖整齐的图片,有满满的成就感。

晚上七点二十,我把最后的数据统计好,添加到视频里。

之后我开始想我下半场的主持串词。说实话,我从来没有主持的经验,在群里的点评主持也是用文字的形式。这次被要求用语音主持,我还是挺紧张的。

再紧张也没办法了,只好硬着头皮上了。等我整理好主持串词,也到了结营仪式打卡时间了。我匆匆看了群里,发现韩老师刚好在八点把最后一张结营仪式图片发出来。四十个人的结营仪式图片加上五个奖项28张荣誉证书,后来听她说,用了一天的时间。这个我信,韩老师追求完美,凡事都要做到极致。

结营仪式如期进行,大家的热情比之前点评更甚,我们是要感谢自己一下的,感谢自己的坚持。上半场是风铃姐主持,我配合发图片和总结嘉宾们的金句。听得出风铃姐也很激动,我也一样,以至于都忘了发PPT图片。

主编韩老师首先致辞。她一如既往的真诚和认真,现场伙伴们很是热情。韩老师提到了我们举办主题写作的初衷,以及写作与点评的关系,特别是她提到点评结束后大家一定要复盘修改的意见,都令人受益匪浅。

接下来就是按照流程由我发出成果展视频,在看到大家纷纷表示视频很漂亮、很温暖之后,我觉得前期的每一次修改都是值得的。

后来由五个小组长分别发出感言和他们组的风采展示、才艺展示。其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光点,我们要做的就是尽情的展示自己的精彩。

每个组长都很优秀,他们的热心和风险让我们感动着。特别是第五战队组长阿斌姐,她发表感言时两度哽咽,令我们感动不已。阿斌姐特别用心,她精心制作了组员风采展示,还专门朗诵了自己写的散文诗。

说不尽的感动。

之后我们邀请了蒋坤元老师、太湖风徐徐道来徐老师、渐行渐远渐无穷、月华笼露华,他们也特别真诚的表达了对文字之光的认可和欣赏,鼓励我们要坚持写下去。

还有一位特别嘉宾木加南老师,她说感动于我们的活动,在八点之前写了一段文字作为礼物现场发给了我们!

留下有你的时光
岁月无边,曾经与你并肩评文,时钟嘀嗒,我们一起走过文字时光。于是,茫茫人海中,寻一缕有你的味道,留一瓣有你的温暖。
忘不了落笔评文时,怀揣着的那一份认真与从容;还记得打卡签到时,心底里捂不住的欣喜与雀跃;也还留恋着每晚评文时,微信群里洋溢着的热情与真诚;更想点赞于又一次的携手,我们所有人的热爱与坚持。
如今,闭目聆听,心在收获的美好里停住脚步,看不够你笑靥如花,听不够你轻言细语,享不够你笔下文字的所有香韵与力量。
文字之光,雕琢时光,留下有你的时光,和着清风,驻落心间。

如此优美入心的文字,真的被陶醉了!

嘉宾致辞以后就是由我主持的下半场。

虽然我也经常说话,但第一次在群里语音主持,还是有些小小的紧张。大家的热情和总编辑王老师、社长老酒老师的真挚、深情的告白,也将我的紧张情绪赶走了。我逐渐适应了这种形式。

最为激动的就是王老师给大家颁奖的时刻,是老酒老师发出一张张结业证书的时刻!

爱心大使、最佳陪伴者、最佳感动者、最佳参与者、最佳感动者,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大家火热的心,我能感受的到,相信大家也都能感受的到!

我们结业啦!当我们收到那一张我们用坚持和认真换来的结业证书时,心里是雀跃的,像含苞待放的花朵,一下子展开了笑颜!

我们的名字,一个一个在韩老师的手指下轻轻地跳动着,这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情!

近三个时的结营仪式,我被大家的热情和真诚感动着,相信大家的心情都和我一样。从闭关写作到开放点评,我们在坚持着一件美好的事情。

虽然我们要克服很多困难,要牺牲掉很多时间,但到这一刻,都值了。因为我们收获了文字间的懂得。这份懂得,弥足珍贵!

谢谢懂得。

这份情谊,我会珍藏许久,许久。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