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谁?

2024-07-20  本文已影响0人  渡口O

学儒学得多了,就变成事事关心,时时有仁了。尤其能感受到儒家思想在人际交往中的巨大助推力。用好了自己理解中的儒家精神,也就自然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生存之道。

儒家天然地具有个性的保护意识。既保护自己,也要保护他人;既讲求真诚仁爱,也拎得清你我之不同;既追求一视同仁,又深知现实之泥淖。一伸一屈,一正一反,甚至一惊一乍都令人觉得那么可爱。

我是我自己世界之主宰,无关乎他人,但也依然尊重他人之世界。文质彬彬但不乏凛然拂袖之姿。友,则酒逢知己千杯少;敌,则话不投机半句多。

儒家务实。不问过去,不问将来,只问当下是谁之人生?原则便是岂能尽如人意?只求无愧于心。利落,分明,勇敢,可爱。

相比儒家,道家、佛家似乎有着更广阔、更高远的要求。只着眼当下,不够的。必得先有一蓝图指引,不管你为己也好,为众生也罢,心中有所向往,相信未来可期,然后才是漫谈当下一刻之修炼。

人总是喜欢做梦的。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宗教的存在刚好解释了无法解释之事。人类的脑袋如此聪明,如何能忍受只考虑一世,他没有理由不去思考世界之外之世界。

世界从何而来?人类向何处去?这两个问题令人类琢磨了几千年。虽然各门各派批判起来都是言之凿凿,不容质疑,但无知者仍是大多数。听完东,再听听西,看看北,又回头找找南,嗨呀,好不热闹。

且问你相信谁的话,最后还得看自己。既然能传之后世,必定有它的可取之处。或者,你也可以选择谁都不信,比如无神论者。他们就根本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神灵一说,反之,也不会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鬼魂一事。他们给人生的定义就是一片漆黑,但他们过得心安理得。活着就是活着,死了就是死了,永远地拜拜了。

总之,把最难安的心给安住了,你就成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