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阿姨PK陕西市井人——读《苏州人》和《短眠》
![](https://img.haomeiwen.com/i20230713/2fc2a629d5675229.jpg)
闲来无事,穿插着读范小青的《苏州人》和方英文的《短眠》,都是散文集。《苏州人》顾名思义是写苏州人的集子,《短眠》这题目不太好理解,这是此本集子中的一篇小文。看过了,但已不记得内容。范小青,我作为苏州作协会员之一,此名自是如雷贯耳,前江苏省作家协会主席。方英文,孤陋寡闻,没听过此名,搜了一下,是陕西省作协副主席。看来两本书的作者旗鼓相当。
读书向来不大关心作者是何许人,此次算是八卦了一下。
两本书我前翻后翻,挑挑拣拣,随意随心地大致都看完了。虽然两个作者的实力旗鼓相当,写的也都是身边的人、事,但行文风格完全迥异。范小青是苏州人,我也是土生土长的苏州小镇人,她笔下的苏州人我似乎也见过,那些方言俚语我也能意会,读《苏州人》仿佛对面一个阿姨搬了个凳子坐下,一口苏白,开口说:“喏,乃听我讲呐……”然后说了半天。苏州的桥、苏州的路、苏州的人、苏州的街头巷尾,我没记住什么但还是家长里短聊了半天。其实,范小青的行文是很板正的,甚至有些沉闷,尤其说起已故苏州名人、苏州旧居的时候,充满了深挚的感情,但我读来还是有苏州阿姨聊家常的感觉。我到手这书有一点缺憾之处,错别字过多,读之如同吃饭硌到石子。我这如有强迫症的人,把目之所及的错别字、不规范的标点都有铅笔淡淡划了线,就像给孩子们批阅作文一般,但没改动,生怕给卷面造成不整洁之感。
读《短眠》,我想起那个有名的相声词:上嘴唇挨着天,下嘴唇挨着地。不是说作者吹牛,是他的反讽写法实在太妙,让人忍俊不禁。讥自己,讽领导,嘲家人,及至神佛、天人等等,每一篇风趣幽默,极尽讽刺之能事,但都持之有度,随意、惬意,又有深意。看似东拉西扯,写到哪是哪,实则一气呵成、浑然天成,感觉这笔就是浸在墨中的。看完整本书,大部分内容早已看过就丢过了,但作者的印象倒是留下了。一个素食者(不大吃肉),一个懒鬼(爱睡懒觉),一个吝啬鬼(钱财方面颇算计)——一个陕西市井人。不修边幅,抠着脚,猛然一拍大腿说:“这事说起来可就有意思了……”最后归纳起来:一个通透的人。
两本书都在手头,空闲的时候随机抽读一篇,千把字,几分钟就看完了。一会听苏州阿姨说苏州,一会听陕西市井人吹吹牛,读文字风格完全不同的书,就像筷子伸向餐桌上不同的菜肴,也像工作间隙吃零食,一会拈个橄榄吃吃,一会嚼块薯片尝尝。
两本书都看完了,但似乎不大过瘾。散文集,虽说同一本书内容都是一个范畴内的,但都是各自独立的小短文,篇与篇之间没有连续性,只能给人个印象,说不上具体内容。看来还是与个人的偏好有关——还是喜欢读长篇小说。
两本书PK一下,个人喜欢《短眠》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