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书旅行心情随笔

西游记之四丨不同文化交融的地方

2018-06-09  本文已影响3人  果证师父

原创:果证

5月13日,天气不错,我们沿着伊塞克湖边,踏着玄奘西行留下的足迹,来到了一片石头聚会的地方,一个露天的壁画博物馆。

露天博物馆 露天博物馆

在这里,不计其数的巨石上,刻画着距今4000多年前古人类创作的岩画。

岩画的内容主要是狩猎和图腾崇拜,这与中国新疆、宁夏境内发现的岩画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然而其粗犷的艺术风格,使得每一位参观者不得不睁大眼睛仔细看,如果不仔细查找,便极有可能错过它们。

岩画 岩画

这些壁画是怎么来的?有研究认为,在4000年前,人类历史上曾有过一次大迁徙。

正是这次大迁徙,让东西方文明产生了大交融。如果说张骞拉开了东方文明西传的序幕,那么其实在4000多年前,文明的传递则是由西向东反方向进行的。

博物馆的这些岩画所处的位置,正好处于这条文明传递路线的重要节点上。

岩画 与队友合影

难道在张骞之前,东西方之间已经有了频繁的文明往来?

只是我们不愿相信,灿烂的中华文明在形成之初竟受到了西方文明的影响!

然而,这也并非绝无可能,在文明交往面前,任何障碍都能够被突破。4000年前如此,如今更是这样。

不同信仰的禅修 只管打坐

午餐在当地农场主的蒙古包内进行,食物丰富,环境优美。

热情好客的主人还教我们怎样快速搭建蒙古包,这对于他们是手到擒来的平常,而对于我们则是拍手叫好的绝技。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历史,早就不同的民族,不同的语言,可是,尽管有那么多不同,我们仍能心无分别地坐在一起欢声笑语。

这便是交融。

草原驰骋 蒙古包里的午餐 搭建蒙古包 搭建起来了

后来,我们又参观了一个东正教教堂。

这座教堂始建于1780年,初时是用砖的,后来因地震损毁,于1895年重建时便改用了全木制作。

全木,无钉,卯榫结构,这样的工艺是纯正的东方元素。这个发现让我顿生亲切感。

东正教堂 东正教堂

中国古代建筑向来就是无钉卯榫结构的,从鲁班大师到“样式雷”,大国工匠精神百世传承,竟然也传到了这里!

这里还有一座伊斯兰教清真寺,同样具有浓郁的中国风。清朝末年1887年。在陕西甘肃一带,爆发了一场回民起义。

清政府派左宗棠前往镇压,起义领袖白彦虎带领的大约一万战败的回民经新疆进入吉尔吉斯和哈萨克斯坦,后称东干部落,走到哪里信仰的呈现就在哪里,他们建造了这座寺院。

中国式的清真寺 中国斗拱 中国龙头

整座寺庙具有浓郁的中国建筑特色,四周飞檐上还有龙的标志。

至今在贯穿于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的一条楚河两旁生活着的一群朴实的陕西后裔。

中国式的清真寺 中国元素

他们说一口地道的陕西话。

深深怀念着中国,每当他们有机会回到西安,都要去西城门拍三下说:达达(爸爸),我们回来了。

伟大的信仰之间互相包容,相互借鉴,东西方文化在此交融,创新成长,这在今天看来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哦。

友好关系 多彩世界 阿弥陀佛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