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壁 - 草稿

2021-08-01  本文已影响0人  Eileen的闲叙小屋

这是JOJO的一篇周末笔记。源自7月24日北大中文系邵燕君教授《网络文学20年》的分享活动,愿与更多一人品茗文学思想之趣味。

交流主题

很少接触网络文学,活动主题吸引我的,

一是文学两字,对于文字的崇拜一直都在,偏爱于各种表达方式之上;

一是北大教授和网络文学的“反差萌”,我想看看张飞绣花的现场版(无冒犯之意,纯属好奇)。

当然,我也有那么一点疑惑待解,网络文学的特性与价值究竟是什么?

注:邵燕君教授,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大十佳导师,北大文学讲习所副所长,北京市评论家协会副主席。著有《倾斜的文学场——中国当代文学生产机制的市场化转型》《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网络文学的新语法》等专著。


文学不会死,它在某个地方生长

邵燕君教授是在2010年开始将目光转向网络文学研究的,当时网络文学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鼎盛时期,读者接近两亿,作者号称百万。而正是这十年间,横行主流文坛60年的霸主“文学期刊”正一步步失去自己一统天下的局面。

在燕教授的一篇访谈里她坦诚说到,“我也说不清我为什么要研究网络文学,让我跳下去的不是希望而是绝望。如果说有什么希望,就是我相信文学不会死,如果它已经不在我熟悉的地方了,一定在什么我不知道的某个地方生长。”

这段话的悲壮感同身受——我们未必总是确切的知道要去向哪里,但对于想要离开的心情往往笃定。


网络文学的去中心化

“并非‘文学’不重要,而是我们今天能想到的和想象不到的‘文学性’,都要从‘网络性’中重新生长出来。”——邵燕君教授访谈

我一直是纸质书的极大拥护者,喜欢扎扎实实捧在手里的厚重,掌握着每一页完成和推进的快感,以及迅速在空白处写下灵光乍现的便利;也早在大学毕业后就几乎抛弃了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因为那对我来说,既无多少知识性也不如电视剧和电影有趣。

现在看来,保护传统纸质文学的潜意识和对新小说的偏见,不仅仅是自身时代烙印的延续,也是对时代本身的保护欲。

我们可以清晰的感受到网络这个媒介的巨大压迫性,已经远远超越形式本身——这是文学史,不,这是人类历史上最重大的一次媒介变革。

能称之为最重大,便是网络(文学)的去中心化。

在传统期刊中,从普通作者到作家的大致路径是:投稿-审核修改-发表-出书-推广-研讨会-获奖,这是一套以“业内精英为中心”,“权威评价推荐”的运转体系,这其中最重要的特点是“标准掌握在少数权威人士手里”,获取权威资源,或许是比内容本身更重要的努力途径。

但网络不认,权威评论家的推荐不如大V,文章要红依靠点击、评论、打赏、投票……评价机制被充分掌控到普通网民手中。当然,这也不是一人一票的民主,意见领袖取代了传统期刊领域的“权威评论家”。网络时代下催生的粉丝经济,彰显了个体对于话语权的渴望。

说到这里,我想到了一些画面。2005年有幸参与了一场盛大的超级女声“全民选举”,史无前例的社会热度,已超越娱乐本身,这是第一次以“每个人手中的投票权”来决定谁可以成为下一代超级偶像的尝试(而此后几届手机投票规则也做了大大的限制,任何绝对自由都必然是空前绝后)——西单大街上的发放宣传单、借路人手机投票,在百度贴吧发表战斗檄文,飞去现场声援呐喊,组织粉丝应援会……这份激情投入的源动力,不仅仅来自少时对偶像热爱的表达,更是初次尝到了话语权和评价权这盘美味的某种应激反应,人人都可以成为主宰他人命运的一份子,年轻人也拥有了反抗“权威制作好并派发的产品”、“被规定的审美偏好”的某种权力。

这种话语权和评价权去中心化的现象,正愈演愈烈。近期河南洪灾捐款下的道德裹挟与野性消费、WYF、LSB(名字缩写)事件的充分发酵……网民一次次用铺天盖地的激情表达,推动着事件和人物向“接近于真相”的方向发展。前两年我们用“键盘侠”去形容网络用户的不理性评论,但疫情以来伴随网络的再一次的使用升级,似乎“键盘”已经渐渐找不到评价的支点,网民的力量,亦正亦邪,近乎癫狂,于是我们不得不一边选择“让子弹飞一会儿”,一边偷窥着不可遏制的网络“去中心化”、“去权威化”,甚至于“去身份化”的表达浪潮究竟会引发怎样的故事终局。

这么看来,网络文学只是网络文明的一个表现方式。网络打破的,不仅仅是文学的评价体系,更是整个文明环境的游戏规则。我们面临的,不是代际之沟,更是整个时代环境的颠覆式变迁。


网络文学的当代性

“‘当代文学’最根本的属性是它的‘当代性’。优秀的当代文学需要传达出当下人们最核心的焦虑和精神指向,负载这个时代最丰富饱满的信息和元气,并且找到一种最恰当的文学形式。这个‘当下性’其实就是‘时代性’”。——邵燕君教授访谈

听课的时候,一位校友跟我窃窃私语:“网络小说最大的问题是思想层次不够,肤浅。”——这也是我的印象。而事实上,我压根没有开展过“调研”,仅仅看到《霸道总裁爱上我》、《回到明朝当王爷》这样的题目,就已经吓得退避三舍了。

截至目前我也依然没有发言权,只是从邵教授的介绍中,获得了对网络文学乃至网络文明环境的一点不同于以往的理解,并萌生了一些对优秀作品的好奇和兴趣——网文它不能反映最真实、最深刻的社会问题,因此它不能提供对社会的深切认识和改造动力,但它可以提供“心灵抚慰”,体现了“最真实的国民心理状态”,它是当代人的心理风向标。

举几个例子:

——霸道总裁文,早期的盛行反映了屌丝逆袭心理;

——穿越文,表达当下“后见之明”的存在心理;

——耽美文,既然爱情不可信,索性进入纯幻想,纯爱才有生存空间;

——同人文,去性别中心主义,流动的性别关系,同性情感关系往往体现为“势均力敌”,这是(女性)对男强女弱的传统情感模式的一种表达。

抛开个人对以上主题的主观评价,至少我们对这些作品类型,多了一些社会性的解读角度。

事实上,网络文学所反映出来的所有当代人心理状态,都可以在任何其他网络文明的形态中被看到及讨论。这并不陌生。


破壁

邵教授分享的过程中,与儿子不时互动。母子俩对于网络文学不同偏好和观点的小小争论,并没有达成完美共识,但我却依然觉得有些凡尔赛,因为这“两个不同当代”思想的碰撞,是建立在对网络文学具备基本共识上的,这是一切平等对话多宝贵的前提啊!

与邵教授研究网络文学的初衷一样,她透过文学的“破壁”,也同时破了生活的壁——这个壁,是次元之壁,是不同维度和空间的壁,是现实和虚拟世界的壁,也是主动实现自我更迭的壁。

可惜这并不是一种常态。任何有着代际或者阶层差异的双方,都在本能的试图守住胜利果实与寻找颠覆的突破口之间互相试探,乐此不疲——正如“犬儒主义”所描述的那样,从压迫中生长,努力成为一名压迫者。

网络文学是一个缩影,它比想象的厚重。或许我还是钟爱纸质图书,没有时间看网络小说,对某些观点难免持傲慢的态度……但这小小的破壁之旅,多少在心里打开了一道缝隙,让五彩的光有机会投进来一点,撒在黑白分明的土壤里,重新种下了一颗年轻的种子……

好了,周末的絮絮叨叨,就到这里吧。

如果一定要再加一个结尾,我觉得可以是

——阅读网络文学必须是愉快的,如果你不喜欢,那就不要勉强。

生活也是。

JOJO

2020年8月1日改完最后一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