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财产都给儿子,养老让女儿管”
文/黑白尘埃
导语: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然而对于我们人类,上天赋予了我们繁衍后代的责任,那么对于有儿有女的家庭,在外人看来,这终究是幸福的。
情感:“财产都给儿子,养老让女儿管”01
先生单位的一个老领导去世了,刚刚把丧事办完,儿子和女儿就因为财产分配的事吵了起来,一时间整个家属院里闹得纷纷扬扬。听同院的家属说这个老领导在世时退休工资是很高的,即使退休后因为一场疾病导致了他瘫到了床上,可是因为有了足够的生活来源,再加上儿女照顾,所以他的晚年生活很好过。
算起来,老领导瘫在床上也有五六年的时间了,在这五六年里,儿子和儿媳也会时不时的过来照看一下父亲,但是平常的生活起居、吃喝用度全是女儿、女婿来张罗着。老头呢,自然而然的也把工资卡交到了女儿手里。老头在临终之前的半个月,告诉女儿,他现在住的这套房子让她和哥哥平分。正在悲痛中的女儿,也没来得及多想,更何况那人是自己的哥哥,于是就点头同意了。
母亲去世好几年了,女儿从心眼里心疼这个父亲,父亲走了之后,女儿感觉到天都要蹋了一般,忍着心中的伤心独自一人收拾着父亲的遗物,这时,哥嫂进来了,哥哥开门见山的说:“这套百十平方米的房子父亲临终前说是归我了。”女儿一听,就很纳闷,不是父亲在世时说好的这房子一人一半吗?怎么又全归大哥了?”于是,女儿就让哥哥拿出证据来,本想着是哥哥信口开河,不料,哥哥真的从怀里拿出一张纸来。女儿一看,上面白纸黑字的写着:“几栋几号楼几单元几零几的房子归儿子xx所有,女儿无权继承。”女儿看着这张遗嘱,忽然想起来半个月前,哥哥来看父亲,父亲有意的把她支开,她也没有多想,等她从外面转了一圈回来之后,迎面看见哥哥正在拿着一张纸匆忙的塞到怀里。父亲看着她来,便吩咐她去做饭,接着事情一忙,她就把这事给忘记了。
接着,女儿又查到了父亲在世时买了好几套门面房,这些年所有的盈利全归哥哥所有,难怪,哥哥这几年的日子过得如此的潇洒。女儿悲从心中来,当即上门给哥哥要父亲的遗产,哥哥不慌不忙得又拿出来一份遗嘱,这份遗嘱上写着外面的门面房所有的收益全归儿子。
女儿傻了,她没想到那么一心一意的伺候着老父亲,到最后,让父亲算计了自己一把。女儿说:“这财产咱们得一人一半。”哥哥说:“你想啥呢,父亲在世时,把工资卡都交到你手里了。”女儿说:“父亲的工资除了他每个月的开销所剩并不多。”哥哥说:“谁相信呀。”
看着从小长大的哥哥在金钱面前变得六亲不认时,女儿心彻底凉了,大吵一次后,便和哥哥老死不相往来了。
看着曾经这么和睦的一家人,因为金钱而至死不相往来,家属院里的人们也是议论纷纷,各说各得理。
对于家里有儿有女的人,父母老去的那一天,家庭财产是一个最大的争议。
有的人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凭什么把财产给女儿,女儿的孩子又不是跟我们一个姓。”有的人说:“我辛辛苦苦养大的女儿,就应该给我养老,”甚至还有的人说:“女儿自古以来就是父母贴心的小棉袄,女孩子家,多干点怕啥。”你看《欢乐颂》里面的樊胜美那么讨厌她的原生家庭,但是关键时刻不也得帮父母、帮哥嫂吗?
看似公平却不公平的旧理念,伤了多少女儿的心,在有的老人眼里,女儿嫁人了,就不属于这个家了,俗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
我娘家前两年就发生过这么一件事,老太太一个儿子,三个女儿,身体不舒服了、地里的收庄稼了,全是女儿、女婿忙前忙后的照顾着,儿子时不时的过来看一下,偶尔也帮把手。城里的一个亲戚过来老望老太太,羡慕的说:“老嫂子,你看还是闺女好呀。”谁知,老太太把嘴轻轻一撇,从牙缝里甩出一句话:“有啥用,三个姑娘抵不上我儿子一个。”
这两年农村兴起了在县城买房子的热潮,于是儿子儿媳也琢磨着想要买一套,可是,小两口手里就这三四万元钱,连首付都凑不齐啊,怎么办?于是就想起了老太太,可老太太哪有钱啊,还不是间接的给女儿要钱。一个周末,老太太给三个女儿分别打电话,让回娘家一趟,说是有要紧事商量,三个女儿来到了娘家,老太太一看人到齐了,就直接说:“你兄弟准备在县城买房,钱不够,还差八万,你们一家各掏出三万,多出来的一万呢就留着你兄弟后期备用。”三个女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自然是不乐意的。这时大女儿说话了:“妈,我们挣钱也不多,家里有房子,就没有必要在县城买了吧?”老太太一听:“不行,别人有的,咱也得有,多一套房子不算多。你们掏钱了,也省我和你爸借钱了。”二女儿说:“可是,我们真的挣钱不容易啊。”老太太一听,这是合计着女儿不想掏钱啊,于是,就打感情牌,说是小时候你们姊妹几个多好多好,我和你爸对你们多好多好。最后,老太太的目的也达到了。
在大多数老人眼里,儿子就是传宗接代的,所以什么好东西都得让儿子先接着,有困难先找女儿,因为女儿嫁过去是别人家的人,女儿多出一点钱和物质影响不到儿子家的生活条件。
再比方说我娘家妈,在我娘家妈的世界观里,儿子就是守着她过的人,我曾开玩笑的说娘家妈:“别太偏心了啊,闺女也是你生的。”娘家妈头也不抬的怂我:“儿子和闺女到底还是不一样的,我闭眼那天,儿子就守着哩,你们做闺女的估计赶过来的时候我就咽气了。”我就说:“那以后让你儿子多孝顺你呗。”娘家妈听出了我的酸不拉几的话语,反击我说:“我儿子这个人可好,可孝顺,你们姊妹没事时少来娘家,我们一家人过的舒心着呢。”话虽然这样说,但是每年麦收、秋收,只要地里有活,我们姊妹几个准逃不掉。
这样的父母可能养活了你,也不见得真会孽待你,倒是他们就是偏心。
黑白尘埃碎碎念:我们没有办法选择我们的父母是谁,并且我们没有办法要求每一个父母都伟大,都会同等心得爱每一个子女,至于有的老人有财产,就看做子女的如何处理这件事,如果互相想着对方,那自然是皆大欢喜的。如果都贪念那点便宜,自然是另一番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