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贫穷”应该被宣扬吗?|707分考入北大的她,感谢贫穷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63712/22e96e79d9f82774.jpg)
今天,在朋友圈有一篇文章刷屏了,来自南方日报对一个女生的采访,她家庭贫困,却努力上进,最终以707分考入北大,她说自己感谢贫穷。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63712/0c91a39c44c65948.jpeg)
这篇新闻,几乎可以用平淡无奇来形容了,贫困学子逆袭考上名校,大概每年都有这种报道,但是文章下面的留言却不是清一色的称赞。
点赞最多的一条,就指明了对文章的不满,说媒体不应该宣扬“感谢贫穷”。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63712/cebf334818f5a7d8.jpeg)
我的看法,有些不同。
这篇文章的重点,不是呼吁大家“感谢贫穷”,而是和其他寒门学子逆袭的报道一样,告诉大家,穷人可以翻身,知识改变命运。
这种主题,特别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至于大家都有些不相信了。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中国的阶级开始固化,甚至有实打实的数据,每年考入清北的寒门学子正在减少,教育、医疗等各种资源都在向大城市汇聚。
穷人逆袭是小概率事件。
没错,确实是小概率事件,而且小概率事件不能说明问题。不能证明穷人只要努力,就一定能成功,甚至大多数穷人即使努力了,也还是会一辈子穷下去。
那么,小概率事件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给人希望。
举个买彩票的例子,中百万大奖也是小概率事件,但就是这种微小的可能,让大家都想去买彩票。
对于穷人来说,也是如此。考上名校然后改变命运,或许也是小概率事件,但是这种希望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
让穷人买彩票不值得鼓励,但是让穷人努力学习,靠知识改变命运,这其实是最轻松的逆袭之路。
想起很多年前那个放羊孩子的故事。
记者采访一个放羊的孩子,问他:“你为啥放羊?”
孩子说:“挣钱。”
记者问:“你挣了钱干什么?”
孩子说:“挣钱娶媳妇。”
记者问:“娶了媳妇干什么?”
孩子说:“生孩子。”
记者问:“孩子长大了干什么?”
孩子说:“放羊。”
如果我们的社会,认为穷人逆袭是没有必要宣扬的事情,那放羊的孩子也许都不知道还有读书这种选择,还有更广阔的世界,放羊的孩子真的只能世世代代放羊了。
但是,贫穷值得被感谢吗?
其实看到这个女生写的“感谢贫穷”,我感觉满满都是心酸。在跟贫穷抗战的这条路上,感谢贫穷,只是她取得小胜利之后的获奖感言罢了。
她真的感谢贫穷吗?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63712/839c5b438a775ea1.jpeg)
在被同学嘲笑破旧的衣服时,她说她哭了。她说不必纠结俗人的评论,但我却觉得这更像是自我保护的铠甲。除了不理睬,还有什么办法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63712/cc9f474171dd9d4d.jpeg)
她说她没有动画片,也没有芭比娃娃,但是有喂鸡的乐趣,有玩水的乐趣。除了苦中作乐,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啊。
贫穷是她不能改变的事实,只能接受。感谢,在某种程度上,只是一种自我安慰和治愈。所以我看到这段文字时,只觉得满满的心酸。
也许她是感谢贫穷的,因为她已经考上北大,生活会变得越来越好,她战胜了这些困难,也许周围人看她的眼神都变了,充满着敬佩,而她自己,也可以因此小小的骄傲。
但是,这过程中总会失去些什么东西。
奇葩说曾经讨论过一个辩题:生活的暴击值得感激吗?
春夏是那一期的嘉宾,她说:
我觉得经过暴击之后的我自己,确实变得没有那么可爱了。
就是我变得不会撒娇了,我没有那么柔和。
然后我不会像其他女孩子一样,跟妈妈说很贴己的话。
然后我在遇到很多问题的时候,我都非常强硬,我攻击性超级强。
![](https://img.haomeiwen.com/i11163712/db73d0b081dd3d24.png)
就是我变成一个我自己不太喜欢的人,但是我没有办法,我调整不了,因为我就是觉得这个是最安全的。
而且我确实变得非常敏感,我觉得我的分寸感变得(很强),我在意每一个人的感受,我会观察在场每一个人的反应。
这个好吗?虽然我获得了很多,但我觉得未必真的有那么好吧。
是啊,这个考入北大的女生,因为家庭的原因,变得早熟,面对同龄人的嘲笑,从小就学着保护自己,说真的,让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