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是趟心灵的旅程
我国庆节过了一趟山东农村老家。好久不写东西的我忽然就来了感觉。

在此之前,我曾经尝试日更挑战,曾经尝试激励的标签贴在眼前,这些都未能激发我的创作热情,原因很简单,头脑里的东西不够深刻。虽然一些情感、思想、道理统统可以经过文字的加工变得很“有道理”,然而没有深刻体会的东西总是有些空洞和乏味。
我回家没有刻意甩掉手机,没有刻意脱离我工作的全部内容,因为我知道你越是刻意丢弃一些东西,它越会在你头脑里清醒,当那种刻意过去,他们将再次卷土重来,就像节食减肥后总会有更凶猛的肥肉长出来!

其实家里就是爸妈和弟弟,没有公司里上千的人那么热闹。家里的饭也是很清淡,炖个鸡、炸个鱼都是开心的大餐。貌似家里一切都很简单,快乐随时都能发生。
因为这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我知道我曾经在那块地砖摔倒,我记得弟弟曾经把我的小说给藏到哪里,我还记得那次在地里浇水回来很晚,我跟弟弟一起躺在车里看天上的星星,星星很亮,我们聊了好多好开心但是现在却完全记不起来的话题。我还记得我的奖状曾经贴满的那面墙壁,每次家里来客人妈妈都会开心的介绍。当然也还记得那一个个或委屈或伤心的夜晚。

这里承载了我的喜怒哀乐。国庆节我每年都回家,这里有我最牵挂的风景———掰玉米。玉米地里很脏很痒,但是看到黄澄澄的玉米,心里很踏实很安详。只有和自己从小生活气息相关联的景象才是最美的景色。没有自己气息的景色怡人却不怡情,再美的景色没有自己的气息在脑中的记忆都不深刻。

家里好多乡亲都不太认识了。年纪的一些的会叫出自己的名字。有时自己都很惊讶,不管你换了什么发型,画了什么亲妈都不认识的妆容一进村保准有人准确的说:那不是谁家那小谁嘛!
小一点的孩子完全叫不上名字,但是一见面,仔细一看总能看到与某个人有些相似。我才发现原来老家的那些乡亲从眉眼到嘴角的那些特征都已经印入我的脑海。在上海可能有一套处事原则,在老家那都是一个村的!
明明回家了只有5天,明明每天都是粗茶淡饭。回到上海却有一种说不明道不清的满足感。就连临走前的那一些淡淡的伤感都有一丝特殊的味道在里面。
家里的都是好的,我知道这是错觉。哪里都有真诚与伪善,哪里都有真爱和欺骗,只因为老家是自己曾经长大的地方,那里知道我们因何而喜,因何而悲,是最终唯一可以接纳我们的地方,是我们永远的牢不可破的防线。
不管我们在他乡飞的有多高有多远,当你回到故乡,它都会以慈祥和宽容来接纳你,不管你离开它多久它永远都会记得,有个孩子在这里长大!

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